王邦茂在港口医院教学王邦茂在港口医院教学
总医院专家查房总医院专家查房

  年终岁末,滨城医疗领域再传喜讯——12月6日上午,天津港口医院(以下简称“港口医院”)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共建外科诊疗中心挂牌运营。当日起,总医院戴向晨、付蔚华、姚庆娟三位教授将每周定期为患者提供门诊诊疗、住院手术服务。至此,总医院已有9位专家常态化“客座”港口医院。

  去总医院找“大专家”看病不再跑市区,正成为滨城更多患者的就医新常态。

  医院来了市里“大专家”

  日前,在港口医院门诊大楼三楼消化科三号诊室,新区患者娄师傅接到叫号信息后敲门而入。“您好!最近感觉怎么样?”“感觉越来越好了,太感谢您了!”几句寒暄后,来自总医院的王邦茂主任边为其复查,边耐心询问情况。

  今年59岁的娄师傅4岁时曾不慎误服火碱,食道被严重灼伤变窄,功能受限。今年5月初,他突觉症状加剧,吞咽食物困难,为此焦急万分,和家人第一时间想到求助市区的“大专家”。经一番查询,找到总医院内科、消化科的王邦茂主任。

  可娄师傅上网挂号才发现,王邦茂的号已排到两个月后。“这可怎么办?”就在他苦恼之际,好消息从港口医院传来:自今年5月起,港口医院与总医院启动战略合作,成立消化病诊疗中心,王邦茂成为总医院首批定期坐诊专家之一。

  5月17日,开诊第一天,娄师傅一早就来到港口医院,抢在第一个挂上王邦茂的专家号。接诊后,王邦茂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对娄师傅的病情展开细致诊疗和全面评估,并辅以行业前沿电子染色放大胃镜及超细胃镜诊断,最终,病理结果显示为食管早期癌变。为进一步精准治疗,王邦茂立即把他转入总医院消化科,并组织消化科、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科室会诊。经全面评估,决定内镜下手术治疗,避免患者开胸手术痛苦。手术最终获得成功,目前,娄师傅恢复良好。

  “不出新区,就请市区的专家看了病;不用开胸,就把手术做了。我现在恢复得很好,多亏了专家!”面对记者,娄师傅对治疗效果很是欣慰,对今后康复信心满满,一再感谢医生和港口医院。

  “我们检索了大量文献,该病例也是因化学性食管损伤导致食管狭窄合并癌变,进行内镜下手术成功治疗的世界首例患者。”王邦茂表示,目前,总医院与港口医院联合治疗团队仍在紧密追踪这一病例,力争让患者尽早康复。

  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记者了解到,包括王邦茂在内,作为总医院与港口医院战略合作首个项目,港口医院消化病诊疗中心首批共有4位总医院消化病专家定期坐诊,另外3位主任医师分别是刘文天、张洁、姜葵。他们均为医学博士,并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消化病诊疗技术领域均颇有建树。“对于此次双方合作,总医院消化科高度重视,目前,科室共有博导8人,第一批就派到港口医院4位,且都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博导。”王邦茂说。

  周一至周四上午轮流出门诊,中午为患者做胃镜、肠镜,下午到病房查房……因诊疗繁忙,时常错过午餐,成为专家们在港口医院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我们希望把时间留给更多的新区患者。”王邦茂说,专家坐诊港口医院半年多以来,有更多新区以及外省市患者慕名而来,这让他倍感欣慰。患者来源地甚至涵盖邻近的河北唐山、沧州、廊坊,以及内蒙古、山西、安徽和东北地区。

  数据同样具有说服力。“据统计,港口医院消化病诊疗中心成立以来,门诊及住院部、内镜治疗等各方面工作量均显著增加,门诊量同比增长10%,内镜检查量同比增长20%,内镜下治疗翻了10倍,住院人数同比增长15%。”作为合作方的港口医院消化科主任贺立敏表示。

  受益的不只是患者

  “更重要的是,专家的到来带动了医院消化中心整体诊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贺立敏说,开展医技与人才培训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记者发现,每次总医院专家坐诊、做肠胃镜诊查以及查房等,港口医院消化中心均有医生陪诊。为便于培训和交流,双方还建立了微信群,港口医院医生提出相关疑问,总医院专家及时“接单”解答,互动火热。此外,病例诊断与评估信息也会在群里共享。“这样的交流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提升很快!”贺立敏说。

  “专家在医院坐诊,不仅带来前沿技术与先进理念,也带动硬件设备的提升。”自合作后,针对原有医疗设备亟待更新的实际,如何真正为患者在港口医院打造“一站式”诊疗服务,减少到市区的往返周折,成为港口医院的新思考。

  “必须以患者为中心,我们把提升消化病诊疗中心的软硬件水平也列入医院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内容。”港口医院副院长韩兵说。

  为此,医院投资购置新设备,包括世界最先进的电子染色放大内镜、高频氩气电刀等高端仪器等。

  专家坐诊加之先进设备引进,带动了医院消化病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部分诊治难度较大的消化病只能去其他医院就诊的状况正在被改写。

  合作不断深化

  调查中记者发现,除消化病诊疗中心外,两家医院合作的妇产科诊疗中心目前也有总医院张慧英、范爱萍两位专家坐诊。其中,张慧英为博士生导师,范爱萍为医学博士,两人分别在周一和周三上午出诊。

  “到港口医院,角色还需要尽快转换。”谈起到新区坐诊,范爱萍颇有些感慨。“通过深入医院,实地工作,让我看到了合作的价值所在。”范爱萍说,她在总医院接诊的患者中,来自新区的患者占到约五分之一。从新区到市区,停车难、舟车劳顿,还要面对挂号住院的难题。若在新区就诊,则可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今年3月29日,总医院与港口医院正式签署定点协作业务合作协议,成为医疗联合体单位。双方联手打造多个诊疗中心,加速推进“津城”“滨城”双城医疗资源新布局。双方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互补,在远程医疗、技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专家会诊、大型设备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其中,港口医院作为总医院定点协作医院,将获得总医院医疗技术培训与业务指导,协助提高自身医疗技术与管理水平,并推进“消化科、妇产科、外科”等诊疗中心合作共建,搭建“互联网+医疗”合作平台,实现“医疗、护理、康复、健康宣教”等全流程服务与患者需求的精准对接。

  “总医院作为天津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是本市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引领者,在加快构建双城格局背景下,如何让更多滨城患者享受到本市一流专家的诊疗服务,进而贯彻大健康理念,是天津港口医院此次推动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动因。”天津港口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春有表示,目前,除三个中心已运行外,港口医院与总医院其他科室的合作也正在推进之中,未来将逐步把总医院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港口医院。

  从目前合作情况看,效果正逐步显现,合作中心的门诊量、住院量都较以前有明显提升,受到新区患者广泛认可。同时,专家先进的诊疗理念也倒逼港口医院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诊疗的软硬件水平。

  未来,港口医院还计划与总医院展开深度合作,建立更加稳固和更富效率的合作关系,更好地促进新区医疗水平提升。

  记者手记

  患者至上

  为这场“试验”点赞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刚刚闭幕的新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与市区及国内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

  有着近70年建院史的天津港口医院主动顺应“双城”发展格局,满足滨城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深化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患者称赞。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提升自身、造福患者的良善和明智之举。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发展的不平衡,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天津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的滨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成为提升医疗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块“短板”。美丽“滨城”建设提速、“双城”格局构建,为“双城”间医疗协作、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本市支持医联体的相关政策也为合作辟出道路,指明方向。相信,只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滨城人民健康福祉为归依,协作就会有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为这场“试验”点赞、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