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小站稻,那可是咱天津人的骄傲。就在不久前,它还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行列。怪不得区长都要给它做代言呢。

  

  6月3日,津南区区长贺亦农和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做客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天津广播新闻中心、津云新媒体共同策划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迎难而上 双战双赢——2020区长访谈》,介绍了小站稻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举措。

  

  为什么给小站稻做代言

  津南区文化旅游特色众多,有与杨柳青石家大院齐名的华北第二大民宅——郑家大院,有国家自然保护区——贝壳堤,有葛沽“九桥十八庙”、“辇会”、“花会”,有闻名遐迩的小站稻和小站练兵。说到这儿,许多人会奇怪,区长为什么选择给小站稻代言呢?节目中区长贺亦农进行了回应。

  一是小站稻是津南区的一张“历史名片”。小站稻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始于宋、辽时期,盛于清朝末年,1875年,周盛传、周盛波驻军小站,兴修水利,选育良种,形成晶莹剔透、飘香四溢的小站稻,并作为皇室贡米而名闻遐迩,成名至今近140年,是我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而且小站稻作文化已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二是津南区具有适合小站稻生长的“独特优势”。众所周知,小站稻具有“白里透青、油光发亮、黏香适口、回味甘醇”的独特品质,俗语说到 “一家煮饭,四邻飘香”。之所以有这种品质和特点,关键是作为小站稻的起源地和核心产区的津南区,具有“运河水、盐碱地、有机肥、气候宜、优良种”五大优势,尤其是盐碱地土壤自然条件无可取代,津南区也被中粮协评为中国小站稻米之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站稻振兴工作,将其列入全市重点农业工作规划。津南区也将小站稻列入全区“五个一”重点工作,着力在“源”“魂”“种”上下功夫,截至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十四五”期间将达到5万亩,主要种植金稻919、金稻777、津源E28等优质品种,欢迎大家来小站品一品。

  三是小站稻是绿色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总规划面积约736平方公里,涉及津南区330平方公里。按照“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草则草”的原则,津南区将小站稻振兴计划与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有机衔接,打造了7200亩高标准农田多个稻田景观区,其中稻蟹混养面积将达到8000亩,如今走在田埂地头,放眼望去,稻浪滚滚、白鹭成群,景色十分秀美,诚挚邀请广大朋友前来津南走一走、看一看,体验一下青山绿水,感悟一下浓浓乡愁。

  

  稻作展览馆

  四是小站稻是推动津南区一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全方位振兴小站稻,延长产业链,带动一三产融合发展,津南区建成了全国首个稻米博物馆——小站稻作展览馆,引入蓝光稻米侠、佳沃葛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有机串联小站练兵园、米立方、绿色生态屏障游览路、多个稻田景观区,形成集生产、加工、旅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今年,将依托蓝光稻米侠项目,高水平策划举办第二届“稻米节”,届时欢迎广大听众朋友前来参观游玩。

  五是小站稻是津南区国企混改的“典型示范”。小站稻公司作为津南区小站稻产业振兴的主力军,注入天津食品集团、荣程集团等优质资本,顺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更加激发了活力与动力。下一步,津南区将充分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采取市场化模式,整合农田、整合农业合作社、整合农户,进一步提高小站稻品质、品牌、品种,进一步突出小站稻原产地的标签、卖出小站稻原产地的价格。

  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更想吃一口真正原产地的小站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