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时间,往来40多通电话,车辆限行、员工回不去家需要物资等,几乎所有问题都找他们。”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简称海纳川)高级主管甄明明对记者说。他口中的“他们”是位于天津武清区京滨工业园管委会的工作人员。

  自从2016年12月公司落户京滨工业园,甄明明已经记不清找管委会帮了多少忙。在他看来,“营商环境,就是对企业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的帮助。”

  日前,记者来到京滨工业园实地走访,通过企业的讲述,看营商环境如何提升。

  “货运不出去,怎么办?”

  “我们是北京奔驰公司的主要车灯供应商之一,出于节省成本考虑,库存周期相对较短,一旦车灯运不出去,就会直接影响整车生产。”甄明明说,公司一般每天要发走5车货,价值200万元左右,受到疫情封控影响,3月15日一早,海纳川的物流受阻了。

  “货运不出去,怎么办?”甄明明想都没想,拿起电话就向园区管委会企管部部长李炳华求助,同时,迅速把运输问题向北京奔驰方面通报。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李炳华第一时间把企业诉求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同一时间,北京奔驰也将相关情况报给了当地直管部门。之后,京津两地主管部门迅速协调沟通。李炳华的微信记录显示,当天下午4时51分,他收到了有关此事的“进出京调拨(转运)证明”。

  海纳川的问题解决了,李炳华和同事们没有停下来,继续收集整理园区内存在同类问题的企业信息,“反复核实这些企业有多少台车、运送什么产品、车牌号多少等信息。”一直忙到16日凌晨1时多,十几家企业的需求汇总信息发给了武清区工信局,“经过工信和交通部门的协调,最终为园区企业解决了运输问题。”李炳华说。

  17日上午,看着几车货从厂区拉走,甄明明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采访中,甄明明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名为“12组”的微信群,群里有管委会工作人员和园区部分企业负责人,“这个群特别活跃,政府有什么新政策、新要求都会在群里通知,企业有什么需求也可以在群里直接沟通,不分上下班时间,总有人在交流。”在甄明明看来,有了管委会,企业就有了“主心骨”。

  据了解,京滨工业园按片区位置将园区企业分成14个组,每个组都有相应的微信群,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为组内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我们当好代办员,企业不用跑。”

  随着入驻京滨工业园的企业越来越多,园区管委会不断探索如何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前置”就是近几年园区提出的创新服务举措之一。

  所谓“服务前置”,就是在企业还没正式运营前,职能部门预判企业后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提前协调帮助企业规避或解决。

  2018年,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简称安闻天津)在京滨工业园注册,此前企业总部和两个工厂都设在河北省廊坊市。“后来我们急需扩大生产,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决定在天津增设一个生产基地。”安闻天津财务经理邢家合告诉记者。

  从注册、拿地到开工建设,他体验到了园区的“保姆式”服务。“拿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都没怎么操心,园区工作人员帮我们以最快速度办好了。”邢家合说。

  今年2月下旬,距离安闻天津项目投产还有半个月,园区管委会召集安闻天津相关工作人员开了一次服务对接会。会上,企业提出了研发中心用地需求。“在建设生产基地的同时,我们也想把研发总部搬来天津,但是需要独立的办公场所。”邢家合说,“开完对接会后,当天下午,就拿到了办公场所的钥匙,距离公司生产厂区开车只需5分钟,由园区免费提供,我们非常满意。”

  在李炳华看来,服务企业想在前、做在前,才能让企业真正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安心地发展。“在招商阶段,我们很多职能部门就开始提前谋划,角色换位去考虑企业来了之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环保是否达标、员工住宿怎么解决等,这些问题在企业项目还没开工前就已做好预案。”

  据了解,为提高办事效率,京滨工业园多年来保持着“一口对外”窗口服务。“企业只要把遇到的问题形成材料交到‘一口对外’窗口,无论涉及哪些部门,都由工作人员负责去跟各部门对接、协调解决,我们当好代办员,企业不用跑。”李炳华说。

  “要协同发展,仅靠区位优势肯定不够。”

  京滨工业园成立于2009年,截至目前已引进了1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企业。园区占据京津黄金走廊C位,地处京滨发展主轴中心地带,与通州、廊坊地相接、水相连,是北京与滨海的重要衔接纽带,这些光环汇聚在一起,成为京滨工业园名称的由来。

  与生俱来的区位优势是吸引三地企业纷至沓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李炳华认为:“要协同发展,仅靠区位优势肯定不够,如果只是地理位置近,没有好的服务,企业来了怎么发展?”

  优良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可能只是企业选择的“标配”,把企业留下来并且尽快帮助其发展壮大,才是企业和园区的共赢。

  对这一点,天津航宇卓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宇卓然)总经理常志龙亦有同感。

  2017年11月,随着天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加快,航宇卓然将工厂从北京搬到了京滨工业园。“距离北京近只是一方面,搬来前我也考察了其他几个园区,听一些企业朋友介绍这边营商环境很好,实际考察后,就决定搬到这儿了。”

  如今,航宇卓然的员工数量从来津时的28人增长到75人,厂区面积从在北京时的30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2万平方米,在园区帮助下还申请成为了天津“专精特新”企业。“当初的选择太对了!”他对记者表示。

  据统计,2021年,京滨工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82亿元,同比增长14.53%;限额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30.34亿元,同比增长5.65%;固定资产投资额7.44亿元,同比增长39.39%。

  记者手记:

  服务贴心 企业才放心

  营商环境,简言之就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如何才能体现出营商环境的好坏,光靠一条条政策是不够的。

  采访中,当得知京滨工业园管委会工作人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到凌晨1点时;当从邢家合口中听到“非常满意”时;当看到园区“一口对外”项目名单中,为众多企业解决大到“污水联网”、小到“厂区开小门”等问题时,良好的营商环境赫然眼前。

  营商环境固然需要政策做支撑,更需要有无数个将政策落实到位、真心帮助企业成长的人去实践。从“保姆式”服务,到“主心骨”,都代表着企业对园区的信任。园区贴心服务,企业放心发展,反过来促进地方经济提升,二者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尤其是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当区位优势已经明确,良好的营商环境无疑是最大加分项。在此次帮助解决企业货物运输问题中,京津两地相关部门快速沟通、果断施策,这不单单是营商环境的提升,更是协同合作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