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与奥密克戎的首场“大规模遭遇战”中,天津市高效的全民核酸检测效率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均对天津此次遭遇奥密克戎时的应对反应给予肯定,有市民表示,当地及时总结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得失,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值得称赞。有专家表示,奥密克戎传染性和隐匿性强的特点,使得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效率成为决定疫情防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01“快板、相声通知做核酸”的背后:及时总结得失优化流程
9日,天津启动第一轮覆盖全市范围、全体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在第一轮全体核酸筛查结果全部出炉的12日,天津随即宣布全市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记者注意到,近日,天津市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快板、相声等形式轮番上场,展现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天津特色”。多位天津市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对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表示满意。四天内组织两轮全员核酸检测,天津如何做到的?
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刘先生1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天津的第二轮核酸检测效率之所以提高,核心因素是更换了信息录入系统,将信息录入从电脑移到了手机上。据刘先生介绍,李七庄街道在第一次核酸检测时,采用电脑连接读卡器刷身份证录入信息,不仅设备数量有限,不同电脑速度不一,系统还曾出现过崩溃。但在第二次核酸检测中,根据统一部署,街道使用安卓手机搭配APP进行身份证的扫描录入,操作简便、速度非常快。刘先生说,他所在的单位专门购置了新手机,在第二次核酸检测中增加了通道,整体效率比第一次大大提高,单通道1小时就可以完成100-150人的信息录入,而之前仅为50-60人。
刘先生同时表示,核酸检测的组织工作也进一步细化,一栋栋楼分别通知采样。志愿者人数也在增加,秩序得到更好的维护,效率也得到提升。
对于“分楼通知采样”,家住天津空港的韩女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进行了详细描述,第二次核酸检测时,她从下楼到检测完回家只用了约10分钟:其所在社区按照单元顺序喊人下来做核酸,有专人在单元门口发纸条,凭纸条出门排队核酸检测。此外,检测点还专门预留两个绿色通道提供给老人和孩子。“第一次核酸时,现场比较混乱,人和人都挤在一起,排队排了3个小时。”韩女士说,第二次核酸时,排队严格控制了1米的间隔距离。
一位不愿具名的天津市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天津市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设立核酸检测点,以相声的形式动员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大量志愿者参与其中,每栋楼按序核检,十人一组,期间有送粥、送热水瓶的,目前大部分社区已经做完二次核酸筛查。天津各大学校也组织对学生及家长的摸排,目前日常津京通勤的几万人也主动配合,居家办公。
天津财经大学的学生研究生宋晓波目前在静海区大邱庄镇负责当地的核酸筛查和后勤保障工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宋晓波表示,其所在的村镇已实现核酸检测百分百覆盖。在他看来,天津疫情防控工作最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及时总结了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
“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的过程,要求市民手机扫两个码,这对于老人和没有手机的小孩不方便,整个流程耗时较长。有关部门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迅速做出调整,在第二轮全民核酸筛查的时候换了一套APP的系统,把扫码信息登记流程完完全全交给比较熟练的工作人员,采集员有专门的APP进行扫码登记,市民只要带身份证做核酸检测,一刷就能登记所需的医疗信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宋晓波介绍。
天津市民马先生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所在的滨海新区使用了新平台,供区域内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使用。登记过个人信息后,就会生成一个可以多次使用的采样二维码,提高了信息登记效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天津此次对于疫情的反应,可以看出我国应对疫情的两年中,大规模筛查的整体流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当中既包括技术层面也包括组织层面。首先是核酸检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在所采用的混检和单检结合的方式,能够对重点人群进行单检,对次重点人群(比如密接)采取混检,如果发现阳性再单检、复核等,这样既保证速度又保证效率。各地在社区响应的速度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专家魏晟则表示,此次天津的表现,再结合此前石家庄、武汉、郑州等地疫情暴发后所开展的全民核酸检测情况来看,应该说现在已经很难再做到更快了,“如果想进一步的提高医学手段的筛查效率,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丰富检测手段,例如鼓励民众采用抗原检测法等新检测技术先开展自测,通常半个小时就能出结果,一旦出现阳性的情况再集中进行核酸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在新冠病毒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新的技术也应当得到鼓励。”魏晟称。
02遭遇奥密克戎,“快”将成为致胜关键
组织的有序、流程的优化给天津争取了时间,在打响中国与奥密克戎首场“大规模遭遇战”的天津,“快”成为近日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在13日晚举行的一场会议上,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廖国勋提到,要密切分析研判病毒传播规律走势,高度警醒警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在抗疫实战中提升以新赢新、以快制快的能力本领。同时要加快提升检测能力和效率;尽快扩充隔离点数量。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外数据显示,奥密克戎代际传播天数可以缩短到2至3天,由于天津此次疫情源头非常不清晰,没有办法很快锁定传染源,所以就必须要跑在病毒前,摸清疫情传播的范围。“在应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过程当中,‘快’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天津市是在8日发现疫情,9日早上7点就启动全市全员筛查。流调要快,排查密接也要快,隔离转运也要快。”
张颖同时强调,如果全员核酸检测的时间再延长,有可能会再出现新的一代,所以就必须尽快把全员核酸筛查做完,初步搞清楚到底有没有从一个点扩散到其他区。
魏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和隐匿性更强,感染者症状不明显,用核酸检测等手段快速筛查出奥密克戎感染者对于疫情防控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这也对当前核酸检测工作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高效快速的完成感染者的排查成为抑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据天津市官方通报,自1月9日7时天津开展全市首轮核酸检测,到11日天津共完成了1千余万人的采样。而在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再度发布重要通告称,当日下午,天津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放假半天,职工在居住地保持相对静止,配合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
卢洪洲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本次天津暴发的疫情中,天津的响应速度,尤其是大规模筛查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卢洪洲认为,这是因为已经有了之前成功的经验。
卢洪洲称,天津在发现确诊病例后,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统筹全市人力物力和设备资源,在48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初步摸清了疫情风险底数,消除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这样的行动速度还是很快的。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天津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通报首个病例时病毒可能已经传播到第三代,但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天津随后的应对得当,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两次全员核酸筛查。
此外,陈希还认为,天津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做得非常好,第一时间就调查清楚每个病例的行动轨迹和接触人群并进行跟踪,这是传统公共卫生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让传染源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截断。
魏晟也对天津此次的全员筛查效率给予肯定。魏晟表示,目前看来天津的全民核酸检测效率已经很高了,在送检以及检测过程耗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大规模采样的效率尤为重要,这需要所有民众的积极配合以及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在这次与奥密克戎的遭遇战中,天津的反应很及时。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