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今天(12月21日)23时59分,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俗称“进九”。

  每年公历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冬至”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日”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阳光最少,白天最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此后虽夜渐短而昼渐长,但地表热量积蓄越来越少,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到来,须经九九八十一天,方能春回大地。

  冬至又叫“冬节”,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祖,彼此贺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古人看来,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此时的物候也符合着古人对阴极阳生的理解。

  冬至天气

  最近几天,天津的气温逐渐回暖,但此时冷空气正蓄势待发。

  21日至22日,冷空气先来一股先锋小队,主要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

  23日至26日,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6~10℃,局地可达12℃以上,并伴有4~6级偏北风。

  届时,我市再迎大风降温天气过程,预计24日前后白天最高气温将降至0以下,并伴有降雪过程,25日最低气温将达到-8℃,我市又将回归至“非常冷”的状态。

  来看具体天气预报

  今天 冬至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东到东北风3-4级,7到-2度。

  12月22日 星期三

  白天:晴转多云

  夜间:多云转晴

  微风,6到-3度。

  12月23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间:阴转小雪

  微风,1到-4度。

  12月24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间:小雪转多云

  东北风到北风4-5级,

  -1到-4度。

  12月25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北风到西北风4-5级转3-4级,

  -4到-8度。

  12月26日 星期日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转西北风3-4级,

  -1到-8度。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

  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

  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

  并且温热

  冬至“数九”

  自冬至开始

  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

  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生动形象地记录

  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天津流行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习俗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自古以来,民间过‘冬至’,各地传统习俗大不同,北方大多吃‘冬至馄饨’,代表‘冬至’为‘天地混沌’之始,当然也有吃饺子的,如东北地区,而南方,尤其江南地区则普遍吃意寓‘团圆’的汤圆。”

  相传东汉医圣张仲景冬季回乡,看到家乡父老耳朵冻烂了,于是将羊肉和驱寒的药材用面包裹在一起,做成“娇耳”,分发给老百姓,老百姓吃了“娇耳”冻疮好了,这个习俗也就保留了下来。

  其实,不管吃什么,都是图一个节日里的喜庆快乐。

  但咱天津人对饮食向来讲究,冬至的这顿饺子当然不能马虎

  倭瓜饺子是老例儿

  在食俗方面,《天津卫志》和《天津县志》对冬至都有“食馄饨,绘消寒图”的记载。而在民间,特别是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百姓常于夏秋之际,买来倭瓜,置窗台上,经过数月放置沥去水分,倭瓜充分糖化,此时做成饺子馅,其味甜软香鲜。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着蒜泥老醋吃,别有一番滋味。

  还有不少天津百姓在冬至日要吃“冬至面”“包馄饨”,故有民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吃了倭瓜饺,不冻手和脚”“喝了冬至馄饨皮,不冻鼻尖耳朵垂儿”。

  羊肉饺子有传统

  冬至这一天,天津人沿袭着吃羊肉馅饺子的传统。1890年就在“三岔口”开始经营饺子生意的白记饺子馆距今已经125年的历史了,西葫羊肉水饺的制作工艺如今也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贴“九九消寒图”

  过了冬至,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就要来了,老天津人还流行买来腊梅枝插在瓶子里,或者在墙上贴“九九消寒图”。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

  “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点画图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养生

  寒冬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要注意保持口腔和鼻咽部卫生,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并适当进行御寒锻炼,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养生重点是养心,始终保持良好心境,可提升冬季人体免疫功能。

  随着严寒到来,人体血管收缩加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病情往往加重,中风患者也会增多,因此,老年基础病患者要做好全身防寒保暖,坚持日常用药,若感不适,要及时就医。

  数九天

  人体脏器的“黑暗时段”

  “数九天”里,心脏、血管、肠胃等时长处于应激状态,稍不留神就可能埋下病根,甚至发生意外。

  护好6个部位,浑身都暖和

  寒冷的天气里,寒气容易入侵头部、脖子、肩膀、腹部、膝盖和脚这6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数九”的日子里,尤其要注意保暖。

  冬至食补

  数九寒天,严冬将至,此时节,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御寒,肉类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等营养成分,是进补佳品,但应注意饮食多样性,应与谷物、果蔬等合理搭配。

  一只鸡——御寒补身

  在我国部分地区素来有“一九一只鸡”的说法。鸡肉性微温,偏向于性平,身体比较健康,既不体虚又没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鸡肉。南方虽然入冬,但气温较北方要温暖得多,鸡、鸭、鱼类就很适合清补。

  鸡汤的营养非常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强筋健骨,预防寒凉。一定要汤肉一起吃。

  一杯姜茶——祛寒

  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受冻的病人,就可以常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吃姜要注意,一是冬季吃姜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

  一碗栗子粥——补肾

  冬季主闭藏,正是补肾的季节。中医上讲,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民间俗话说:“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进入冬季以后,饮食中的肉类增多,经常喝栗子粥调理,不仅补肾,而且滋养脾胃,缓解肉食带来的负担。

  一碗牛奶饭——益气血

  中医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润肺、补虚、润肠通便等功效。一天喝一两杯牛奶,持之以恒能起到进补的效果。家中做点牛奶饭有补益气血的功效。煮米饭的时候,把一半的水换成牛奶即可。

  一口羊肉——补气滋阴

  南方冬季适合鸡、鸭、鱼类清补,而北方冬季则更为寒凉,食补上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羊肉就是不错的选择,补气滋阴,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白萝卜与羊肉搭配食用,不仅在味道上相得益彰,营养方面也可以取长补短。

  一笼山药——健脾胃

  先调脾胃后进补,脾胃好,才能吸收营养。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之功效,补而不滞,不热不燥,男女老幼都适宜,有病无病都适用。

  严冬将至,春归有期

  最冷的日子里

  记得把温暖带给你最爱的人

  综合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天津气象 生命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