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传媒中心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1委办局长年终访谈”特别栏目明日将推出第八期。12月21日8时至9时,天津新闻广播《公仆走进直播间》、津云客户端视频直播,邀请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走进津云中央厨房直播间,汇报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介绍他们一年来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三美四乡”,有效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王宝雨将汇报三件事。
第一件:
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
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宁河区岳龙镇麻坨子村,全村有1400多亩耕地,整体地势低洼,缺少排涝设施,农民们都期待能够尽快改善基础设施,也反映过很多次。经过多方调研和实地了解情况,市农委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启动基础设施改善,新建泵站、涵洞、清淤渠道、硬化道路等工程。7月中旬,这个村遇到了持续3个多小时的暴雨,农田平均积水30多厘米,有的地方达到50厘米。往年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农田只能是减产甚至绝收。而今年通过这些基础工程建设,农田积水不到一天就排走了,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本市还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重点实施了农田灌溉排涝、田间道路硬化等工程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实现粮食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第二件:
保障猪肉市场供应
受“猪周期”上行影响,去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为缓解群众吃肉贵问题,市农委在2021年先后研究出台20余项政策,着力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先后引进和培育了新希望集团、天津食品集团等大型养殖企业新建现代化大型养殖场4个,支持9个中等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提升改造。目前新希望集团在滨海新区新建的种猪场和1座年出栏23.8万头的育肥猪场已全面投产;市食品集团投资2.4亿元建设的两座7层楼房养猪场已基本建成,投产后年最大出栏量可达12万头;中粮集团先后对两座猪场生物安全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目前生猪存栏已达4万头。在各项政策支持下,本市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截至11月底,全市生猪存栏达到184万头,超过2017年水平,猪肉市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猪肉价格也趋于稳定。
第三件:
提升小站稻品牌知名度
2021年初,市农委在河西区桃园街调研时发现,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只知道过去天津的南郊区小站镇种植小站稻,种植规模小,认为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真正的小站稻,这让市农委的领导心里很着急。今年以来,市农委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用力,不断推进小站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叫响小站稻的品牌,让广大市民都能吃到小站稻,市农委利用媒体开展广泛宣传,扩大小站稻的知名度。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在下沉社区时,向社区群众宣传推介小站稻。他们先后在河西区梅江街、桃园街和下瓦房街等重点社区,邀请知名专家举办科普讲座,现场做米饭,供社区居民品尝品鉴,开展宣传推介。同时引导企业采用生产端与消费端点对点营销、面对面交易的新营销方式,实现生产与消费无缝对接,增加小站稻销售量;利用网络销售、直播带货方式,培育消费群体。
同时,市农委以促进优质口粮供给为目的,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创建。示范区创建总面积7万亩,设立4个分示范区,品种包括“津强系列”强筋麦和优质小站稻。每个示范区集成推广一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实现粮食作物绿色安全生产,示范带动本市粮食作物生产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个示范区粮食作物产量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控水减肥减药节省人工效果显著,亩节本增效水平达到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