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刊发的连续报道《冬季户外娱乐 老人需要场所》引发读者广泛关注和热议。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又走访本市多个社区和公园,发现天气转冷后,老年人的户外活动不仅受到局限,冬季娱乐健身场所更是匮乏。而能否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合适的冬季活动场所,也成为老年人的普遍呼吁。

  老年人天冷后普遍“猫冬”

  “在外面蹓跶一会儿还行,时间长了就受不了。”市民赵大娘说,一到天冷了,他们大多选择在家“猫冬”,“夏天还能去公园和广场转悠转悠,可到了冬天,老年人要想出门活动找个温暖的去处可难了,连平时楼下走动的老朋友们现在都很难聚一块儿说说话了。”1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红桥区康华里小区、米兰弘丽园小区采访发现,因为冬季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少,老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进入了“冬季”。

  住在河东区中山门附近的张大爷喜欢拉琴,因为担心在家里拉琴扰民,他就到中山门立交桥下或是海河边拉琴,“自从下雪后,我就出不去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大多时候就在家待着,跟别人的交流也少了。”

  冬季休闲热情现实遇冷

  昨天上午8点,记者来到南开区风湖公园,看到公园里有很多老年人顶着寒风坚持锻炼,有的跳广场舞,有的跑步,还有的在凉亭内健身。几位健身的老年人坦言,到了冬天,外出活动确实很难,锻炼后想休息一会,和朋友聊聊天,天气太冷都怕着凉,简单说两句就得走。快到9点的时候,几位刚刚跳过广场舞的阿姨捂得严严实实地坐在长椅上休息,没说几句话就因为太冷而“解散了”。记者看到,公园出入口旁边就是风湖里社区服务中心,但因为还未到开放时间,老人们也无法到里面休息。

  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红桥区西沽公园,看到在这里活动的老年人并不少。记者随机问了问,发现还有老年人是乘坐公交车过来的。一位来打球的老人说:“我喜欢打乒乓球,这里有室内的乒乓球馆,虽然离家远点,但家附近没有这样的场所。我们一起的不少老伙伴们都喜欢到这来。”

  住在红桥区洪湖里的李大爷告诉记者,他也曾看到过几位老年人为了能找个挡风聊天的地方把凉亭用红布围起来,回家时会再把凉亭恢复。还有不少人在大树下打牌、下棋,天气多冷都坚持,热情挺高。

  在南开区府湖里小区,一位老年人告诉记者,社区有个活动室挺好,但有时锁着门,需要先找居委会开门。他们平时在小区健身园锻炼后,几个老朋友想去活动室聊天休息,看到锁着门只能走了。

  冬季缺乏场所成普遍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年人冬季无处可去确实是普遍现象。不少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晨练结束后会结伴到一些快餐店或者超市、商场蹭点“暖风”聊聊天。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了冬天,我们发现外面的老年人变少了,不是他们不想出来,而是受到多种限制出不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晚年生活有更美好的期盼,他们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也需要有相应的社会配套来支持。冬季本来就是一个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的季节,这个时候增加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让他们感到生活的乐趣、幸福和满足,确实需要政府部门群策群力,为老百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让老年人冬季有处可去、有乐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