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1日零时起,天津承接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分流任务,至30日12时,共有31架次分别从美国、俄罗斯、瑞典、英国、加拿大等国起飞的航班落降天津。共排查机上乘客9229人,其中转运至定点发热门诊排查147人,判定疑似病例54人,累计确诊33例(33例不包括从其他城市入境后来津的4个病例),隔离入境人员6773人。3月30日,记者来到了天津国际航班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人员接诊定点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对这里的新冠肺炎筛查检验工作进行了采访。

  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 双战并重

  天津医大总医院副院长、空港医院执行院长章志翔介绍说,从3月24日,该院接到命令后就准备了150间具有独立卫生间,符合传染病防治的单间隔离病房,组织了265人的医护技团队,分成了5医疗救治队和1个医技辅助队参与人员检查工作。

  天津医大总医院副院长、空港医院执行院长章志翔

  “我们按照‘院感防控要细、保障服务要优’的原则展开服务。”章志翔说,“集中了总医院最好的人员组成专家组,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同时,由于涉及外籍人员,我们做到一视同仁,按照救治规范和医疗原则,做好治疗以及服务工作。”

  截至3月30日早7时,该院共筛查境外发热病人156人次。其中,机场筛查直接送到空港医院的128人次,市内六区、环城四区集中留观酒店送来疑似人员28人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7例。

  据了解,为了提高检测效率,近两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经批准成立了核酸检测二级实验室,成为本市第一批可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五家医疗机构之一,医院的工作人员可在院内完成核酸检测和蛋白检测,检测结果上报滨海新区CDC,减少了疾控人员往返医院时间和交接程序等,提升了检测效率,缩短了检测结果等候时间。目前,该医院已经完成了两批次53人次的核酸检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人。

  核酸检测室

  除了做好国际航班上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人员的检查工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从3月13日开始,陆续开始了门诊的医疗工作,像门特病人、肾透析慢病病人、孕妇建档立卡、预防接种等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用章志翔的话说,他们要做到“两战并重,严防交叉感染”。

  为此,医院严格划分了不同区域,限制了不同人员交流,并成立了督导检查组,严控院感。

  章志翔表示,目前,医院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亲赴医院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慰问医护人员,各方面也对医院进行了鼎力支持,像保税区管委会专门安排了2个公寓楼,专门为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服务保洁人员、辅医提供住宿和衣食服务。

  防疫检查和特殊护理 一样不少

  据了解,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人员到达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后,将要做一次核酸检测,如果是阴性,将被送往本市各区的留观酒店;如果是专家组考虑疑似的,将提请市里专家组进行会诊,如果专家组还是考虑疑似,将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如果两次都是阴性,再做一次抗体检查,观察7天,没有其他情况,将被送到指定酒店留观。

  空港医院发热门诊医疗队队长袁双龙表示,除了从机场筛查有症状的人员被送到空港医院外,本市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的10个留观酒店内如果有发热患者,也将被送到空港医院,仅昨天晚上8点到今天早上7点,隔离点就有7个人被送过来,白天则更多。

  空港医院发热门诊医疗队队长袁双龙

  “发热的原因很多,有的肚子胀也发热,为了安全起见,这些病人都要送到空港医院进行检测。”袁双龙介绍说。

  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发热病人,还有很多病人有基础病,甚至突发疾病。3月28日晚,该院接收了一名来自留观酒店的俄罗斯28岁女士,她患有I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但是这位女士不会英语也不会中文,医护人员对她进行诊疗时,要联系其丈夫,医护人员就通过电话一字一句地将问诊内容,说给其丈夫,再由丈夫把妻子的答话,翻译给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指导外籍患者如何操作付费系统

  3月29日晚,一位疑似症状人员由于过于紧张,产生了心绞痛,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了诊治,在排除了新冠肺炎可能之后,又将其送到总医院进行了进一步的心脏诊疗。还有一位癫痫患者,在院期间旧疾发作,医院方面也安排了专门的护士和警卫人员进行看护。

  入院检查,远离亲朋好友,很多人在医院里表现出了焦虑情绪。袁双龙表示,经常有人问他,要待多少天?检查结果什么时候出来?排除疑似后要去哪儿隔离?生活物品怎么解决?父母能不能来看望?诸如此类的问题,医护人员都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其中一部分情绪不稳定的人员,医院方面专门安排了心理医生进行疏导。护理部主任魏力表示,有一位从纽约回北京的19岁留学生,她与家人通话的时候被说了“谁让你说了学校有确诊病例的事?”,小姑娘感觉不被家人理解非常委屈,再加上行李也没找到,她就感到非常委屈,就在医院里大哭。心理医生知道后,就帮她分析,家人其实不是真的责怪她,只是“关心则乱”,她说出了真实的情况,是非常有担当的表现,而且医护人员还帮她找回了行李,小姑娘的情绪渐渐稳定,随着核酸检测也呈现阴性,小姑娘被送到了隔离酒店,她朝着回家又迈进了一步,脸上也重现了笑容。

  护理部主任魏力

  “昨天我们收到了一大堆水果和奶茶,以为是谁点的外卖,后来才知道是小姑娘送给我们的。”魏力笑着说。

  还有一位妈妈带着刚刚出生40天的孩子,从美国辗转回来,由于伤口感染发热被送到了空港医院,连日的舟车劳顿,这位年轻的母亲奶水没有了,而且此前在月子中心、也有父母在身边照看孩子,现在只有新手妈妈一人,她也照顾不好孩子,束手无策的她表现出了产后抑郁的一些症状。看到这种情况,医院专门安排了儿科和产科医生、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看护,专门使用儿科监护仪,对其每个小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又拿来了奶粉、衣服,手把手地教授新手妈妈护理技巧,经过细致的护理,这位妈妈的情绪有所好转,身体也渐渐恢复,奶水也再次有了。

  做好服务和满足需求 花样百出

  其实,此次处置国际航班新冠疑似人员不是纯粹的医疗问题,他们更为繁重的是服务工作,上到花甲老人、下到刚刚出生40天的婴儿,以及各种“意想不到”的需求,考验着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

  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他想从上海的家里寄一些生活用品,医院担心从上海寄过来需要几天,而且万一老人又被转到了留观酒店,东西就送不到老人手上了,为此,医护人员在津为其进行了采买。

  由于很多入院人员都是带着年幼子女,医院还专门开设了一个病区,将家庭成员安排在一起,有时年幼的孩子不能很好地配合完成咽拭子检查,医护人员就需要进行肛拭子的检测,医院又推来了婴儿床,方便家人照顾。

  魏力表示,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找不到行李。医院方面就给他们准备了全新的一次性被褥,病号服、洗护用品等。

  在院的新冠肺炎疑似人员,90%都是留学生,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22岁,他们的需要也是五花八门,就拿吃饭来说,就有人选择点外卖。

  隔离患者回酒店隔离点后为医护人员点了很多外卖给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给患者送饭

  “医院的出入口比较多,我们就张贴了服务提示,将外卖集中送到一个门口,由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下楼去取。”魏力说。

  不止如此,有的学生家长从外地赶来给孩子送东西,甚至半夜才到医院的父母,医护人员无论多晚都耐心地做好服务;有的人没有国内的电话卡,医护人员就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办了电话卡,在红区内设置了公用电话;有的只有外币、没有国内的银行卡,医护人员就开通了“绿色通道”,解决在院人员缴费的燃眉之急;有需要打印清单、明细、诊断证明的,医院就安排了专门的人员打印,并设置了专门的热线岗位,24小时地解答他们的各种问题。

  红区

  消杀防疫和长线作战 不能松懈

  目前,在院的人员在院时间短则一至两天,长的不过7天,人员周转快,就带来了大量消杀工作,每送走一个人,他们就要对床、桌子、地面、卫生间等处进行规定时长的静止和全面消毒,更换全部床品,收拾完五六个屋子就要三四个小时。

  而随着天气一天一天变热,现在身处“红区”医护人员要穿着防护服,做着这些工作,差不多2个小时,全身就会被汗水浸透,由于防控要求病房还不能开空调。魏力说,他们就考虑过几天给医护人员穿上口袋多的坎肩,在里面放上干冰降温。

  从春节之前做好发热门诊工作,到后续作为天津四家“小汤山”医院之一准备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再到作为国际航班疑似人员的定点医院,袁双龙说自己已经高度紧绷神经差不多三个月了。

  “之前我们的主要工作在发热门诊,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接收新冠病人。现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比较忙碌。发现疑似人员,我们就会倍加小心地去照顾,去检查。”袁双龙说。

  但是毕竟奋战了3个月的时间,袁双龙说就怕出现思想麻痹:“我总跟队员们说千万不能大意,病毒这个敌人在哪儿真不好说。既然干这份工作,就要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