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傍晚,小编的一个微信群里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先是一个本市的同学,发了几张在本市某餐馆包间聚餐的场景,只配了仨字:憋坏了!不大的包间里老少皆有人挨着人觥筹交错红光满面只争朝夕……大家纷纷对“憋坏了”表示认同点赞之际,另一个同学发言了:在西安被隔离了,刚做完核酸检测,22日从北京坐飞机CA1205来上班,今天才告诉我说飞机上查出来一个当时无症状的确诊病例!

  顿时间,群里安静了——一边是迫切的复产复工“硬”需求,是正常的生活秩序,一边是诡谲的新冠病毒,被确认能通过无症状者传播,着实让人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比病毒更可怕的可能是,你们已经不知道害怕了……

  最可怕的可能不是病毒,而是面临着潜在的危险,你却已经不再害怕了。这不是勇敢无畏,而是久而久之的厌烦与松懈。

  憋坏了?忍无可忍了?春意盎然不我待?客观上讲,很多时候我也会在潜意识里给出“是”的答案。毕竟,你我皆凡人,生在凡世间——但,新冠病毒是那么诡谲、卓尔不凡!

  当前境外的形势有多严峻,相信您可以从那些公开报道的数字以及不断迸发的各界明星确诊的信息中清晰地感受到——因为曾经经历,我们愈加感同身受。我们同样相信,全国境外输入病例的不断增加,应该能让您进一步地提高警惕。

  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国际疫情爆发的初期,很多确诊者都不是在入境地被发现,而是在乘坐国内飞机或者高铁等交通工具来到成百上千公里之外。确实,我们的入境航班、隔离政策一直在调整,网在进一步织密,但是我们决不能人为主观排除各种潜在的风险点!

  新冠病毒着实诡谲,我们对病毒的认识也在不断推进。29日,无症状患者从湖北咸宁自驾到甘肃才确诊。而河南漯河病例进一步证实了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病毒的存在。确诊病例王某某,从漯河回平顶山和朋友张某某有过密切接触——而张某某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更可怕的是,根据官方通报,张某某的病毒来源很可能是曾一起就餐的、到过武汉,现在同样无症状的同事刘某某。

  好在天津从一开始就始终坚持把无症状患者当作确诊者通报,比如咱136例本市确诊病例中的第104例那个河东的大学生,比如129例宝坻区的那位老者!

  张文宏曾说,最害怕连续的零,因为这些零让人看不到潜在的风险。病毒不会绕着天津走,想想天津机场那穿着厚厚的隔离服昼夜奋战的海关、边检、机场、公安等工作人员,您真能心安理得地把“憋坏了,没事了,该放松‘逛吃逛吃’了”当放松防控的口头禅吗?

  绝非毒舌,只是人人都有选择性率先接受自己想接受那部分信息的可怕“惯性”。“憋坏了,忍无可忍了,再不如何如何就活不下去了”这些话,有时候是无害的自我安慰剂,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一叶障目的树叶,或者掩耳盗铃那掩耳的手……

  复产复工愿望强动力足,但防控决不能软下来!

  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古谚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常说防疫、复工两手都要硬,可是在“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的当下,疫情防控这一手确实容易麻痹放松“软”下来,而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秩序却成为人们愿望更强、动力更足的“硬”要求——这一软一硬不控制好,就很可能会出现“溃堤之蚁穴”、“漏鱼之网眼”,会出问题!

  是,我们已战斗了许久,可疫情没有给我们“歇歇脚”的机会;我们已忍耐许久,可病毒不会给我们“且放纵”的借口——稍有不慎,如今的一片大好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朋友圈上,不戴口罩外出吃饭购物的人多了,周末两日甚至摩肩接踵;部分小区或者办公室,有的管理如体温检测也渐渐流于形式……再无以前那种时刻保持警惕,饱含压力,吃紧、谨慎的氛围!

  防控和复工,犹如一个人的双手,一个关乎生命,一个关系生计,哪个也拖不得,哪个也不能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并不代表疫情已经结束,而防疫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容不得半点闪失。理顺防控和复工的关系,才能两不误。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在预案上“细之又细”,在措施上“严上加严”,让复工复产多一分安全保障。只有建立在安全防控基础上的复工复产,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无症状感染者,所以我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能有丝毫懈怠——越是在接近胜利的时候,越要克服“差不多”的心态,周密思考,小心行事,沉住气、铆足劲,才能真正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闯出去,我们打着“双闪”坚定前行!

  “

  古语云:一鼓作气。

  毛主席说:“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

  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所以,请再咬咬牙,再紧紧扣,不言全胜不收兵!

  而这就要求,我们正在“外防输入”主战场作战的海关、边检、公安、机场、外事翻译、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等各位“最可爱的人”,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将“病毒防火墙”垒高、筑牢、砸实、屏蔽彻底!也要求我们“内防反弹”的卫生、交通等各部门,以及广大的社区防护工作者不能有丁点的厌战情绪,将我们“学霸级”的防控进行到底!

  有人说,国内防疫是球赛的上半场,国际的防疫是下半场,但我们的下半场绝不是替补席,更不是看台!大考未到交卷时。进入疫情防控的“下半程”,勇于破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防控与复工之间积极探索平衡之路,才能真正建立起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真正做到双线作战、双战双赢。

  如果我们已经趟过了最浓的那段迷雾,前方即将驶入正轨,也请继续开着你的“双闪”——现在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互相提醒,我们保持警惕,我们肩并肩闯出去,前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