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本市将紧盯困难群体,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预防性帮扶与解困性救助相结合,加大困难群众及时发现和主动救助,建立健全点球式、立体式、互动式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社会救助政策

  巩固市城乡困难群众排查解困专项工作前期成效,加强民政生活救助与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政策的梯次衔接,扩大专项救助特别是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由低保、低收入家庭、特困人员向政策边缘户、支出型困难家庭延伸;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制度,科学制定经济财产认定办法,综合考虑刚性支出,做到应保尽保;完善临时救助制度,降低救助申请门槛,扩大救助对象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救助时效性。

  推进救助资源供需信息互通

  加强困难群众排查解困专项工作入户调查160万份有效访查问卷的大数据应用,依托覆盖市区两级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街乡镇的“救急难”服务平台,借助政务云大数据,实现救助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强化针对性个案帮扶解困

  按照政府救助政策兜底群体、慈善救助解决个案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慈善协会和市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引领示范作用、各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作用,对特殊困难家庭和边缘困难家庭给予“一对一”针对性救助帮扶,切实筑牢民生保障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