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4.0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8809.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元增加到4297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49年的3.36:1,缩小到2018年的1.86:1……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本市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动能转换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数据最有说服力。“天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市统计局副局长褚丽萍向记者展示电脑中70年各种经济数据,“看,天津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02元增加到2018年的120711元,在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3位,天津人均GDP年均增长7.2%。其中,1996年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1734元,2013年增加到101615元,成为31个省区市中第一个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地区。1979—2018年,人均GDP年均增长8.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津从百业待兴迈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大跨越。如今,天津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大火箭、卫星为一体的“三机一箭一星”产业格局。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技术船舶、电力设备等产业集群,世界最大的卧式挤压机等产自天津。智能科技产业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千亿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具备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研发生产能力。
近年来,本市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产业协同,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累计承接来自北京的项目4000多个,到位资金7000多亿元。推进创新协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18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推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线上平台建成运行。同时,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协同、环保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使得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京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
说起天津的营商环境,来津创业的“80后”青年、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栾大伟深有体会。“我们研发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扭转了长期以来国外高水平医学检验技术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被动局面,如今已有100多个试剂和十余个型号的仪器通过临床试验,产品性能达到一流水平,填补了行业细分市场的空白。我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栾大伟说。
栾大伟的感受也是众多天津引进人才的心声。从“天津八条”到“民营经济19条”,从“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到“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近年来,天津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出台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招、硬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人才聚集。其中,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7万人。《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显示,天津政务环境位居全国第三,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位居前列。
本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年来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的含金量明显提高,天津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褚丽萍说。(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