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往届运动会相比,本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哪些亮点和不同?昨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本届运动会筹备情况、推行的改革举措和成果,以及开幕后比赛的相关情况。

  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于8月25日至9月1日在津举行。比赛规模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届之最,比赛项目共设43个大项45个分项,其中,残运会34个大项36个分项;特奥会9项。截至目前,已有25项完成比赛,主赛期将举行20项比赛。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5个代表团参赛,其中天津派出2个代表团。共有6121名运动员参赛,主赛期代表团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共5482人,裁判员1232人、分级员63人,志愿者约7500人。

  与往届不同,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开创了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同城举办全运会和残运会暨特奥会。自天津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起,正式开启两个运动会由同一城市承办模式。

  ──第一次增加残疾人冬季体育项目。为备战2020年东京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本届残运会增设了跆拳道、皮划艇等2个夏季残奥会项目和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和残奥冰球等5个冬残奥项目,冬季项目设项涵盖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部大项。鼓励运动员兼项参加夏季、冬季两个大项的比赛。

  ──第一次大幅增加残疾人群众体育项目。新增围棋、盲人跳绳、轮椅舞蹈、3人制篮球、5人制足球、迷你越野滑雪、旱地冰壶等7个项目。群体项目先期举办各级挑战赛,初级赛事扩大参与面,向全部残疾人开放,2018年6月首次在基层开展轮椅舞蹈项目预选赛以来,共有1265名残疾人参与群体项目比赛。通过残运会平台,进一步激发和带动广大残疾人参与康复健身的热情。

  本届运动会还对运动员教练员激励办法进行了改革。为了给更多的运动员创造更多的参赛机会,激励教练员为国家培养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多做贡献,本届运动会允许运动员跨省(市区)组合参加双人项目、团体项目,颁奖仪式上为前3名运动员(队)颁发奖牌的同时,也为其1名主管教练员同台颁发奖牌,同时在各项目公布单项成绩和汇总成绩册时,分别公布获得前3名运动员(队)的1名主管教练员的姓名和单位。

  目前,各项赛事保障工作全部到位。各场馆逐一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方案,全部完成施工验收。各场馆完成联调联试,对场馆硬件、设施器材、安全保卫、颁奖仪式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磨合检验。

  开闭幕式文体展演准备就绪。开幕式文体展演突出“同心同梦、幸福中国”主题,展现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突出天津元素,展演演员以残疾人群众和大学生为主体,以自愿报名、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行组织和招募,导演团队精心指导编排,努力打造残运会特奥会经典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