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活动主题为“残疾预防,从生命源头做起”。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妇女儿童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完善了控制缺陷孕前、孕期、产后三级预防体系,通过开展14种疾病筛查、7种疾病救助,创设出了“早期筛查──及时诊断──适时干预──结局追访──必要救助”的工作模式,率先实现了出生缺陷的有效控制。目前,我市出生缺陷控制在12‰以下,实现了低婴儿死亡基础上的低出生缺陷发生。
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处长邵晓君介绍说,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8年我市针对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制定了《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008—2012年)》,2013年又开展了《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2013—2020年)》。 2008到2018年,我市“两个计划”免费惠民项目受益人达到3399.8万,检测出阳性病例368.4万,其中检出导致儿童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残疾的疾病22767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市促进计划实施的情况进行了科学、客观的中期经济学评价,结果表明:二十项惠民项目的总体成本效益比为1:36.85;其中控制出生缺陷领域成本效益最高,为1:47.72,即政府每投入1元带来的效益为47.72元,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我市将免费为我市户籍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纳入20项民心工程。从6月26日起,具有我市户籍、妊娠12+0~22+6周的孕妇,可到我市产前诊断机构和各区妇幼保健机构登记,在知情同意下接受采血、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产前筛查咨询指导等服务。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王鹏介绍说,21-三体(唐氏)综合征、18-三体(爱德华)综合征和13-三体(帕陶氏)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出生缺陷症,儿童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智能落后、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影响儿童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无创基因检测对有效减少此类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从该项目实施的第一个月来看,共筛查孕妇9831人,其中符合惠民政策的8413人,共检出各种染色体高风险53人,检出率明显高于之前的血清学方法。
记者从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了解到,通过实施“两个计划”,目前我市每年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的先天性耳聋患儿在200例左右,检出率在几项致残疾病中较高。医大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周慧芳教授介绍说,先天性耳聋是指在母体内与生俱来或刚出生时所形成的,如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受到干扰,致内耳发育不全或未发育;妊娠期母体患病使用药物中毒,产伤等。婴幼儿先天性耳聋是导致聋哑人群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防聋治聋要从婴幼儿期抓起,主要方法就是接受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预防先天性耳聋要做到避免近亲结婚生育;有些家族性失聪是隔代遗传,必须在婚前(怀孕前)做好生育咨询;母亲在怀孕期间避免受病毒感染或服用耳毒性药物,腹部避免受放射性照射;避免早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