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1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 9月28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介绍了“数据看变化·教育经费保障情况”。

  这五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3.5万亿元,超过1952-2011年60年累计投入之和,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财政教育投入最多的五年。

  “这充分体现了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据赵建军介绍,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果从1993年第一次提出4%目标算起,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我们对今后一段时期继续保持4%的目标是有信心的。”

  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定,“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从“一般不挂钩”到“一般不低于”,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强决心。

  “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有三个‘一半以上’,充分体现了“保基本、守底线、补短板、促公平”的原则。” 赵建军说。

  从各级教育分布看,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2016年义务教育占52.85%,占比最高。各级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五年增幅均超过20%,其中,义务教育增加最多,占总增量的近60%。

  从地区之间分布看,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五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2%、11.3%和12.3%,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东部地区,教育财政经费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

  从支出项目分布看,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2016年,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占61%。2012-2016年,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支出增长明显,学校运转、校舍建设、设备购置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教育经费支出开始逐步呈现出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的趋势。

  科学合理使用经费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今年以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印发,均明确提出要保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这个信心是来自于党和政府庄严的承诺和坚定的决心。”赵建军说。

  一是坚持向中西部地区、向农村地区、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大对这些地区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支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坚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要从制度上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他们顺利入学,顺利完成学业,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好务。

  三是坚持向教育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倾斜。像刚才记者提问的学前教育就是一个短板、薄弱环节,我们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水平,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和交流等等这些方面的经费投入,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到刀刃上。

  “在加强和规范经费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强化审计监督、财政监督检查,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保障教育改革发展。” 赵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