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我们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市科技创新长足进步便是重要一步……”连日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出席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并就“科技创新”积极建言献策。

  抓住时机广纳人才

  加大智力资源引进力度

  “天津已经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平台,现在需要的是吸引更多创新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市人大代表魏建仓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人工智能产业在未来5-10年中具有巨大潜力,因此更需要抓住时机广纳人才。魏建仓说,虽然滨海新区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给了很多政策,但实现人才的集聚效应仍需再进一步。特别是对工艺人才、创新人才、海外高管等不同梯队的人才制定相应的细分政策,才能更加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实干的积极性。

  市人大代表秦兴才也十分关注科技创新人才的问题。在他看来,为科技创新输送源源不绝的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是保障地区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秦兴才表示,虽然目前的政策环境对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加持作用,但仍需加大智力资源引进力度,特别是要关注如何吸引大学生来津就业的问题。让这些创新的可持续力量能够在这里安心工作和生活,才会为地区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科技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对市人大代表黄亚楼来说,他最关注的还是科技创新和经济深度融合的问题。他认为,新区目前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分散,希望政府可以加强规划,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加速产业聚集,明确战略重点、各产业占比,以及某些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及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这也符合当前新区着力发展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这“三大经济”的要求。

  市人大代表张磊建议滨海新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名片”,加大对于细胞基因技术等产业的支持力度,争取在某些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在技术服务、原材料供应和设备维修等方面加速完善,形成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鼓励优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开发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出更多的生物医药领域的新产品和新品种,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促进津港科技合作

  探索共建科创园区

  “天津市正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一体化整体部署的发展新机遇,津港之间有着悠久和友好的合作关系,互补互助、共同发展。随着天津各类扶持政策的落地,相信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精英到天津创业、投资。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深入参与到天津发展中,互补共荣。”市政协委员冼汉迪表示。

  冼汉迪来自我国香港地区,他曾多次到访滨海新区。作为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的会长,冼汉迪十分关注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是新时代下的重要经济驱动力,天津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可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更多与香港在科技创新上的合作可能。”冼汉迪说,香港在科技领域历来有丰富的人才和教育资源。未来津港可以探索共建科创园区,加强两地高校、科创企业之间的互动等方式,挖掘双方合作的机会,共同培育人才。随着内地与香港在互联网、科创领域的合作越趋密切,津港科创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记者 牛婧文 王建喜 路熙娜 尹娜 陈西艳 徐晶晶 张姝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