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公积金“租房提取”成空文 审批手续繁琐

从递交材料到成功到账,公积金提取周期要多久?记者在多座城市随机采访一些居民,结果显示:一两天是“惊喜”,一两个星期算“正常”,一两个月也“认了”。“手续繁”“到账晚”“限制多”……公积金频遭吐槽,提取周期过长导致居民购房“燃眉之急”难解,部分城市明文规定的“租房提取”更是已经变成一纸空文。

“等公积金来之前,我需要借一笔钱去凑够首付,办理过户等手续,等待房产证出来就要一个月,之后再申请提取公积金,又等了两个多星期。10万块钱借了将近两个月,利息就好几千。”广州一位刚刚购买二手房并提取公积金的市民说。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除了广州、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城市采用了电子系统,大部分城市提取公积金时需要每次都递交纸质材料。[详细]

公积金遭层层掠夺现流失黑洞:中介收费30%套现

近年来,随着住房公积金规模的日益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盯上公积金这块“大肥肉”。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躺在民众“粮堆”上的管理员正如硕鼠般对公积金进行偷盗挥霍,中介机构则勾结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为套现者提供“无风险套现服务”,收取高达30%的服务费。公积金资金安全已面临严重威胁。

最近,检察机关正在侦查一起有关某公积金中心的案子,其营业部主任仅靠编造职工名单、模仿前来贷款职工者手迹的方式便轻松套取2800万元。

近年来,公积金领域大案要案频发,目前已经受理并公开报道的住房公积金相关案件就有数十起。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去年吉林省通化市的公积金案,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其公积金中心原主任车世刚及部分下属居然违法挪用住房公积金高达11亿多元。公积金到底是怎样的一块“大肥肉”?[详细]

联网监控屡落空 公积金竟无机构真正“管得着”

记者在全国多个地方走访发现,数万亿元的资金分散在全国几百个住房公积金中心,从部委到省、市、县多级公积金管理部门只是松散指导管理关系,监管看似完备,却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真正“管得着”。

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全国实际缴存职工1.06亿人,缴存总额6.47万亿元,缴存余额3.27万亿元。从住建部至省级、市级、县级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各级之间只是松散关系。

有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主任反映,公积金中心成了地方政府的一亩三分地。越是欠发达地区,地方对公积金中心的监督越少,公积金渐渐成了政府性资金。[详细]

媒体批公积金“沉睡”:不应落后于房价上涨

近年来,对住房公积金的疑问越来越多,“公积金不姓公”、“公积金提取难,增值少”……2010-2012年,房价处于高位的北上广,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余额持续走高。2012年,北京、上海高达1800多亿元,广州880多亿元,三地公积金的沉睡率在10%-15%之间。一方面房价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住房公积金却提取难,高结余下高贬值,唤醒沉睡的公积金,让居者有其屋成为广大市民的心声。

公积金沉睡原因,一方面是住房公积金缴存者自有住房率大幅提高所致;另一方面是低收入缴存者不能及时提取住房公积金所致。

对于前者原因,住房公积金改革应该双向合一,即把这部分公积金转化为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金,再把这部分养老金存放在住房公积金总账户,实现互利互惠以及资源共享。[详细]

公积金改革十多年仍止步于纸面 困难在利益调整

公积金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却又面临重重阻力。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公积金制度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利益调整。一旦改革,将要触动不少利益相关方。

“公积金业务不复杂,但是公积金制度不简单。公积金涉及主体较多,包括单位、职工、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管理中心、监管部门等,因而要修改条例,难度太大、路太长。”上述业内人士说。[详细]

公积金姓“公”,关系百姓福祉和公共利益,也关系政府的公信力。令老百姓头疼的是,公积金提取难,手续杂、条件苛。不少人只能知难而退、望“钱”兴叹。中介的违规套现让原本提供社会保障的公积金,越来越成为某些组织和个人赚钱牟利的工具。公积金制度疾呼改革,公积金的提取急需松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能简化手续,透明流程,唤醒公积金,让其“睡醒”。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