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精神障碍患者就诊率低于10% 重性患者21万

昨天上午,记者从本市201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现场获悉。现实中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与偏见,是让病人不愿主动就诊主要原因之一,本市精神障碍患者主动到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就诊率低于10%。

根据本市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天津18岁以上居民中各类精神障碍总现患率为16.96%,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89%,由此推算,全市现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21万人,但精神障碍患者到专业机构就诊的不足10%。调查显示,男性精神障碍现患率高于女性,男性为19.53%,女性为15.2%;60岁以上老年人精神障碍现患率高达21.31%,明显高于中年人群(45至60岁)的18.09%和青年人群(18至45岁)的12.72%。 [详细]

有心理问题者就诊率不到两成

昨天起《精神卫生法》正式开始实施,但不少人因碍于面子或对精神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就诊率也不高。对此,专家提醒,当出现与其所处环境不相称的反应,比如:高兴不起来,对凡事缺乏兴趣,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体重减轻,但又查不出躯体疾病且排除器质性疾病时,则需尽快就医。

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职场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家庭关系、婚姻关系,以及亲子教育等各种问题错综复杂,现代人每天的脚步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问题,如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调适,极易发展为严重的精神障碍。[详细]

看心理医生是否是花钱找罪受?

5月27日晚七点,一场名为《做情绪的主人——情商管理》的公益心理讲座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主讲者是青岛市成长心理研究所所长、发展教育心理学博士石卉。六点半,很多市民就来到了现场。很快,近二百号人的厅内座无虚席,而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比预先的时间延迟了一个小时,没有一个人离开。

“今天的讲座人确实很多,都出乎我们的意料。”工作人员表示,但凡这种公益性的心理讲座,听众总是很多。[详细]

谁“赶走”了你的心理医生

在忙碌的工作和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不少都市人都无可避免地拥有越来越多的“心境障碍”,轻则使负能量如病毒般在人群中相互传递,重则通过网络“直播”让网友们见证各种悲剧。在为别人点燃蜡烛的同时,不少人其实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也曾在某一段时间,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状况”。

但却从未想过要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要么任其自愈,要么任其泛滥。究竟是由于当事人“讳疾忌医”,还是因为能医者“能力不济”?其中隐藏的原因,确实值得深思。[详细]

心理门诊量年增两成 心理医生培养刻不容缓

在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举行的大型义诊上,有很多市民找心理医生面询,上午10来名心理专家接诊了200多位市民。而在过去,广场心理咨询场面冷清,来者没有专家人数多。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委阮列敏说,本市近年来的心理门诊量每年增两成,心理医生队伍扩容须“快马加鞭”。

昨天,50多岁的李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在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禹海航前落座。她说,这些天自己总是反复洗手、反复查看门窗有否关好,老是想给刚出国的女儿打电话,夜间会数度醒来。仔细问诊后,心理医生发现李女士因女儿离家,突然没有了生活重心,加之担心漂洋过海的女儿,产生了严重的焦虑。[详细]

悲伤是一种结束的能量,它衍生出无力无助和沮丧,只要哭出来都是有救的;愤怒是一种守护的力量,衍生出负罪感、忏悔、愧疚等情绪;恐惧是一种生存保命的能量,会衍生出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不要让情绪束缚了自己。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