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省华池县城出发,翻过老爷岭,驾车50分钟就到了南梁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陕甘两省交界一带的南梁镇,馆内一面墙上,“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阐述南梁精神的这十六个字,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法宝,也如同新时代永不熄灭的窑洞之火,在在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中生生不息。
天津援甘干部、华池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宝远介绍,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天津市北辰区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同心协力,帮扶干部从南梁精神中汲取养分,紧紧依靠群众、面向群众开展工作,帮助华池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多年来,北辰区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委提出的“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将选优配强援派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创新运用“组团式”帮扶模式,围绕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组建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的帮扶团队,着力打造示范学校、示范医院、示范园区和示范村庄等“四个示范”工程,助推甘肃结对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开新局。
促协作:精心培育小蘑菇 产业帮扶大作为
华池县地处子午岭林缘区,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是培育菌菇的好地方。北辰区华池立足实际,在充分考虑当地地域优势基础上,三年投资2793万元,与华池县共建食用菌产业园,为全县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搭建了平台,截至目前,园区已山庄乡为中心,业务已辐射到周边城壕、林镇两个乡镇。津甘共建食用菌产业园的落成使用是在东西部协作框架下,实现“筑巢引凤”的典型案例。
津甘共建食用菌产业园规划总投资1.1亿元,园区面积共529亩,内有195座四季出菇大棚、两座年产1000万棒香菇菌棒生产车间以及配套工作车间和研发中心,年产香菇450多万斤。园区已入驻华池县津华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庆阳双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庆阳智赢达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甘肃冀北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四家食用菌企业和庆阳子午百菌园、华池北沟风情、华池富民种养殖等三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未来,这里还将建设爱尔兰联栋大棚和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以及500个新棚和100吨的保鲜库,打造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培训、冷链物流、文旅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园区。
已入驻的华池县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园是以政企合作方式由华池县政府与天津市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共同投资建设的,主要开展食用菌菌种研发、菌种菌包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废弃菌渣回收再利用等各项工作。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经理李强说:“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园建成投用以来,已成功带动234户共计800人实现脱贫致富,我们坚信,在华池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好。”
前不久,17吨从园区内生产出的蘑菇,由华池出发远赴重洋,销往日本和加拿大,实现了4.42万美元外贸创汇,是华池县历史上首次实现出口创汇。孙宝远介绍,这次华池县食用菌首次走出国门,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出的又一硕果,实现了华池县对外贸易“零”的突破。这在华池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华池县从此开启了食用菌出口的大门。
北辰区立足东西部协作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党建协作、产业协作,不断推动华池县现代农业走深、走实。立足党建协作,北辰区积极推动园区、“两新”组织党组织联建共建,加强干部人才互派和培训交流,推动产业共建、人才共育、信息共享,切实增强受援地区“造血”功能,实现“志”“智”双扶;立足产业协作,北辰区与华池县签订《北辰区与华池县产业园区结对框架协议》,在园区合作、产业转移、人才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工作思路,拿出了实际举措,为全面深入推动共建产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区域合作,引导更多力量参与支持园区共建,进一步推动产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打下良好基础。
全学科:教育支援传经送宝 红色学校全面发展
仲夏的子午岭,青山起伏,层林尽翠。少了津城沿海气候的溽热,干爽炎阳之下,山峦环抱之中,南梁革命纪念馆巍然屹立。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的红色圣地,中国共产党西北早期革命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于1934年创立了陕甘边区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学校的前身——列宁小学。
华池县南梁镇列宁学校从最初的“窑洞小学”发展成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北辰区对口帮扶。为帮助老区师生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在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种子,北辰区委充分利用京津两地红色资源,组织列宁学校25名师生代表,来津参加“红色夏令营”活动。同学们通过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安幸生烈士故居、杨连弟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退休老干部红色微党课,与北辰区普育学校开展结对联谊,汲取红色力量;还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博物馆,游览“海河红船”,让学生感受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有力引导大山里的孩子们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近几年,学校发展很快,生源较多,出现了教室紧张的情况。北辰区果断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支持学校改扩建。”孙宝远介绍说。北辰区坚持算政治账、算大局账、算长远账,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社会力量捐赠资金4560万元,支持陕甘地区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学校改扩建,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2.3万余平米、可容纳1400名学生的新校区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让学生们欣喜的不仅是提升后的校园环境,还有从天津远道而来的新老师。去年9月的新学期,由北辰区骨干教师组成的“全学科”教学团队在列宁学校开始了为期1年的支教。
列宁学校六年级三班学生张雨乐说:“魏老师上课会给我们讲故事放音乐,她对我们所有同学的家庭情况都很了解,还去好多同学的家里。”学生蒋建凯说:“课上是师生关系,课下就是朋友关系,魏老师很亲切,像一个大姐姐一样,所以我们都叫她娜姐。”学生口中的魏老师,就是北辰支教团队成员、南梁列宁学校挂职副校长魏娜。
在舒缓的钢琴曲中感受语文课的魅力,是天津北辰集贤里小学支教老师、南梁列宁学校挂职副校长魏娜的创新课。2021年9月,作为天津北辰集贤里小学的骨干教师,魏娜报名参加了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项目,成为华池县南梁镇列宁学校的挂职副校长,并兼任六年级三班语文老师,从此与列宁学校的孩子们结缘。
2017年以来,北辰区先后选派114名教育专家、学校校长、教学骨干赴华池县,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帮扶。39名老师挂职支教,通过送教下乡、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座谈研讨、学术交流、作专题报告等方式,向华池传经送宝,分享经验。25批241人次的华池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来北辰区跟岗学习。
截至目前,华池县共有77所学校与北辰区33所学校实现了“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结对双方互派管理人员、专任教师进行指导或跟岗学习,促进薄弱学校全方位提升。魏娜说,甘肃华池南梁之行弥足珍贵,值得她一生去回味学习。作为“南梁人”,她要把南梁精神和南梁故事讲给更多天津人听,吸引更多青年投身华池建设。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北辰区委主要领导同志把列宁学校和革命烈士遗属作为“双联双访”联系点和结对走访户,定期走访慰问解决难题。为彰显党的政治存在和实体存在,区委组织部在有限资金中挤出30万元,为学校捐建党员活动室,为教职员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生活和教学研讨提供红色阵地。
师带徒:薪火相传悉心培养 诊疗技术不断突破
如今,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形成的南梁精神已植入老区每一寸土地,也沁入每一位天津援甘干部的心,促使一批又一批奔赴老区的帮扶干部紧紧依靠群众、面向群众,与当地人民携手奔向共同富裕。这其中,深化开展“组团式”医疗队服务,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北辰区“组团式”医疗队与当地骨干医师结为师徒,坚持手把手地带、面对面地教,举办各类讲座100余场,带教查房320余次,助推技术理念“带土移栽”。
“天津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先进个人”李忠医师带队,多次支援甘肃华池中医院,3名同行医生分别来自北辰医院泌尿外科、超声科、急诊外科,平均工作经验超22年,极大提高了华池县的医疗水平。与帮扶前相比,华池县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治疗水平和就诊环境已全然不同,华池县中医医院康复科由从前只有针灸、各科室混用30张床位、大病只能驱车3个多小时到庆阳市里的医院,转变为现在四层高的康复大楼、5000多平方米的康复训练大厅和40张专科床位,针灸室、牵引室、理疗室、艾灸室、火罐熏蒸室等一应俱全。在李忠的带动下,坚持以“常见病、多发病就地解决”为主要目标,结合自身优势特长,助推康复科、外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康复医疗新态势已经形成。通过指导开展“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等新服务、新技术17项,有效填补华池中医院和全县医疗领域相关技术空白,华池中医院康复科被评定为庆阳市级重点专科。
结对子:五星村组团来牵手 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为增进双方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干部培养交流、促进就业等方面互融互通,北辰区组团推动双街村、韩家墅村、赵庄子村等“五星村”与甘肃华池村镇“结对子”。目前,赵庄子村已投入50万元,助推华池县白马庙村发展。选派优秀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一肩挑”到结对乡村振兴示范村任党组织副书记,在增才干、长本领中服务老区乡村振兴振兴。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到村后,牵头进行援派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按照“小办公大服务”宗旨和“五室两厅两站一中心”设置要求,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活动阵地,帮助援派村购置多媒体影音和音响设备,对党员活动室内部和服务中心大厅、走道、楼梯间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突出了红色老区的文化历史。探索推行基层协商民主议事“411”议事法和“一约五会三榜两站”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村党组织活力,激励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营造出了和谐相融的良好氛围。通过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协作模式,形成由县挂职干部牵头抓总、镇挂职干部协调推动、村挂职干部组织落实的工作局面,助推各项支援工作落细落实,携手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一边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原本并无交集的天津北辰与庆阳华池,因东西部协作而结缘。“帮扶事项接续办,一件接着一件干”,援甘干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一次次吹响嘹亮的冲锋号。孙宝远说:“来到华池后,我深刻感受到这里红色底蕴深厚,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作为天津援甘干部,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为老区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天津力量。”
中国小康网华池7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