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历经2千多年沧桑,串起沿途城市与整个国家的命脉,把城市记忆纳入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

  运河对于天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大运河天津段,属于京杭大运河范围内,全长182.6公里,主要包括北运河和南运河。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为北征乌桓开凿平虏渠,这是南运河的前身。至金初迁都燕京后,泰和五年(1205年)“改凿”运河,经天津三岔口溯潞水至通州达燕京,是为今南、北运河,从此天津成为漕运的枢纽。元代定都北京(大都)后,每年有大量漕船满载粮食从南方海运至大沽口进入海河,又经北运河转运至北京。

  至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大运河全线修通,明廷下令罢海运及陆运,专事河运,南来的漕船经南运河进入天津,在三岔河口转入北运河,将粮食、绸缎、建材等直接运送至北京,河上槽船多达一万余只,船工最多达12万人,天津随之而兴。

  至清朝后期,北运河由于上游来水减少,河道淤积,加之陆路、海运交通的发展,逐渐失去漕运功能。南运河的船运仍然维持,新中国成立初期,仍从天津乘船达河南新乡。

  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后随着航运萎缩,1982年德州航运局撤销,天津的运河航运业才随之消失。

  大运河从诞生、发展到中断,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交织持续近两千年,对我国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天津的南运河、北运河仍发挥着行洪、排涝、灌溉、输水、景观等重要功能,运河沿途留存着百年老闸九宣闸、筐儿港水利碑刻、靳官屯闸碑等水文化遗产。

  今年,“通武廊”三地正在共同制定“十四五”规划,要将合作的内容写入各自区域的专项气象规划中,为了2021年6月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正式通航服务做好储备。

  去年11月30日,天津市水务局局长张志颇及相关负责人做客由海河传媒中心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十四五 开新局——2020委办局长年终访谈”市水务局专场,就广大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回答。

▲天津市水务局局长张志颇▲天津市水务局局长张志颇

  从节目现场获悉,目前,市水务部门、交通部门编制了《大运河天津段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专项规划》,主要从改善河道水系资源条件、完善防洪排涝功能、促进岸线保护提升等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十四五”时期,天津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打造贯穿南北的绿色生态廊道,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自然景观。

▲节目现场▲节目现场

  一是河道综合治理

  实施北运河武清段15.6公里河道清淤整治及河道绿化等工程,提升河道景观能力。

  二是保障生态水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统筹北运河流域水资源,争取更多的上游入境水量,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地表水、再生水,实现水清、水满、水流动。

  三是加强岸线管控

  合理优化岸线空间布局,明确岸线功能分区,规范岸线开发利用,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有效保护岸线资源。

  综合 | 北京日报 天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