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这是今年上半年,天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为何要单拎这个数字出来?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它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且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意味着天津工业发展在加速跑的同时,产业结构优化愈发明显。

  “筋骨”更强、“体魄”更壮,仅是本市“十三五”成绩单中的亮眼一项,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天津智造”,已经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动力转换的新阶段,智能赋能之下,产业创新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一说起天津,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定位深入人心,想要焕发新机,必然面对结构老化、新动能底盘小等转型升级难题。怎么办?本市把调结构、换动能作为产业迈向高端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举措。一手抓增量转型,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手抓存量升级,加快对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改造,全力以赴解决旧动能结构偏重问题。如今,本市产业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石化、冶金、轻纺三大传统产业比重已从2017年的44.6%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5.9%。

  从市工信局最新发布的“十三五”相关数字也不难看出,本市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新动能占比稳步增加。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4%,比2017年提高1.8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9.4%,比2017年提高1.3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3.8%,比2017年提高0.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1.4%,比2017年提高2个百分点;汽车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2.5%,在疫情冲击下仍与2017年持平;正在大力发展的智能科技产业,也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

  对于调结构的过程,市工信局总经济师周胜昔用了“艰难”二字,但正是凭借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刀阔斧,才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目前,本市初步形成‘两带集聚、多级带动、周边辐射’格局。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集聚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临海产业发展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加速集聚;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保持在55%左右;中心主城依托都市产业园和商业楼宇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外围五区突出特色培育,形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周胜昔说。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市工信局局长尹继辉告诉记者,经过近几年的攻坚克难,全市工业已呈高质量发展态势。“从经济运行数据看,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年递增,从2017年的2.3%,到2018年的2.6%,再到2019年的3.6%,我们坚持高端、创新、融合、协同、绿色‘五个发展’的成效正在显现。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工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经济运行面对巨大压力,虽然目前累计指标还没有回正,但已呈现出逐月恢复的良好趋势。”尹继辉介绍,自5月起增速由负转正增长6.9%,6月增长5.6%,7月增长11.5%,当月增速为全国第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8月增长9.4%,工业运行总体向好的趋势基本形成。

  从制造到智造,从传统到创新,天津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开足马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工业经济继续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