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者:冯女士 38岁  企业职员

  1原来老爸不这样

  这个暑假,我是真的“坐蜡”了,孩子没人管。我以前才不操这个心,因为我有一个特别“强量”的老爸。以前,我们家里里外外都是我爸操持。虽然有时候,他也嚷嚷累,可还是一边唠叨着,一边干着。我生了孩子后,都是我爸和我妈帮着带。

  3年前,我妈去世了,病来得很快,发现不久人就没了。这个打击对我们特别大,好在我爸生活能力强,自己照顾自己不是问题,而且,外孙子也是我爸的精神慰藉。我爸每天帮我们接送孩子,给孩子做吃做喝,辅导作业,一老一小,还挺乐呵的。到了孩子放假,姥爷还陪着学游泳、学钢琴、学外语……我爸本来也是个挺有才的人,他爱看书,爱钓鱼、画画儿,能拉京胡,以前在单位里还业余说过相声……教会了我们孩子不少本事。

  我觉得,我爸是个挺有家庭观念,重亲情的人,特别是对“白眼儿”,更没的说。可是,我真的没有想到我爸会变,而且变得那么厉害,他有了新老伴儿,什么都听对方的,居然连外孙子都不管了。这个假期,要陪老伴儿去国外,孩子的事让我们自己解决。我真是闹不懂,我爸以前不是这样的人。

  2我愿意老爸幸福

  我绝对不反对我爸再婚,也曾托过不少人给我爸物色老伴儿,还撺掇过我爸去老年相亲会什么的。我明白,老年人不论怎么样,有个伴儿总比一个人强。

  我希望我爸找个踏实过日子,心地善良,身体健康的人。可我发现老爸挑老伴儿竟有点“颜值控”,想找年龄年轻点儿,打扮时尚点,性格开朗点的。我劝过他:“您这奔70了,可得务实一点,老来是伴儿,别管外表什么的,安心和您在一起,彼此照顾,那多好。”我爸却说,他希望找个伴儿,过的不仅是日子,还得是欢乐的日子。我也闹不清我爸说的“欢乐”是什么样。后来我老公说:“这可能是老爸一直的愿望,以前,老妈是个太内向的人,没什么爱好,老爸家里家外都能干,又多才多艺,他肯定是想有个在精神上能满足他,能每天和他说说笑笑的人。”可能他们男人之间更能相互理解吧,但我还是觉得,我爸是找老伴儿,就应该找家庭型的,温暖型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确定了交往对象,确实是一个符合他标准的阿姨。他很满意,我却不太看好。那个阿姨比我爸小九岁,我看过照片,打扮得真年轻,化的妆比我还精致呢。她的衣服、眼镜、首饰等等,能看出很多都是名牌。朋友圈里的内容,一会儿在国内旅行,一会儿在国外旅行。她有个儿子已经在国外定居了。我和老爸说:“这样的阿姨,您一个老头儿,有什么拿人的,hold得住吗?”可是,我爸根本不听我的,还觉得我小看了他,最后还不高兴地说:“行就过,不行就散呗,也不一定忙着结婚。你别担心,我又没什么财产,人家比我有钱。”我觉得我爸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怕有人惦记我爸什么财产,我爸确实也不是什么有钱人,我只是觉得这样的阿姨不一定适应我们这种“平民生活”,万一以后过不好,再给我爸带来精神打击。

  3老爸要活在当下

  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个阿姨不适合我爸。我爸却高兴得很,自从“谈了恋爱”,他可精神了,天天喜笑颜开,还经常外出,逛街,看电影,吃饭,真和年轻人恋爱差不多。没多久,那个阿姨就在我爸那儿过夜了,这个也让我挺不舒服的。后来,我爸动不动就给阿姨买礼物,化妆品、衣服、首饰……还老问我哪样好。我是真怕我爸让对方给坑了,总提醒他,可他老说:“我有什么可坑的?统共也没多少钱,人家给我买的东西也不少,谁坑谁啊。”可我就是觉得心里没底。

  我爸自从有了“对象”,也不怎么管我们孩子了。他经常不在家,特别是后来,总出去旅游,一走十天半个月,我只好给孩子找了小饭桌。孩子从小吃姥爷做的饭习惯了,一开始吃小饭桌特别不适应,还病了几次。以前,要是我们孩子生病,我爸可心疼了,还得数落我。可这几次生病,我爸知道了都跟没那回事儿一样。再之后,我爸就和那阿姨基本上是同居了,在正式同居前,我爸还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家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换了,这让我心里特别不舒服。我一和我爸说,他就不乐意,说:“你不用心疼钱,人家还出了好多钱,添了好多东西呢。”我真不是那意思,这家里有很多我对妈妈的回忆,难道我爸都忘了,就这么全换了新的吗?

  阿姨住到家里以后,我很少回去,可是孩子想姥爷,要嚷嚷着去。回去了三四回,孩子也不愿意去了,孩子说:“家里有个姥姥,老批评我,说我太吵人,还说我不懂礼貌。”我真的挺生气的,她凭什么数落我家孩子啊。后来,有一次我爸过生日,我们在饭店吃饭,那个阿姨也去了。吃饭的时候,我和老爸说,他最近胖很多,老年人了,得注意饮食健康,生活得有规律……可那个阿姨就说:“一切顺其自然才好,该吃吃,该喝喝,人就得活在当下,什么老年人,现在60多岁就是年轻人。”把我噎得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可我爸听得可开心了。吃饭过程中,我爸倒是照顾我们孩子,说:“这个我孙子爱吃。”“宝宝吃这个。”可那个阿姨又说:“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了,你别老照顾,家长、老人就是这样,生怕孩子吃不饱似的。特别是咱们这岁数了,就得为自己,别为孩子操那么多心。”我觉得,一般“正常”的老人都不会这么说话,心里别提多不痛快了,可我爸还一个劲儿点头。

  放暑假前我去我爸那儿,我想和我爸商量商量孩子假期怎么办。我爸还没说什么呢,那阿姨就说:“假期我和你爸去国外避暑,去我儿子那儿,他们都预备好了。”我只能和我爸说:我和我老公单位都请不了假,孩子的爷爷奶奶又不在本市,孩子确实没人带。那个阿姨又说:“老人没有义务给你们带孩子,你们的问题你们自己解决,老人就是得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当时就没好气,和她说:“我又没让您管我们家孩子,老人是没义务,可是,哪家老人又少管了?”我一反驳她,我爸又急了,和我说:“我也管这么多年了,我再跟着孩子跑,也跑不动了。孩子那么大了,自己在家也没什么。我现在是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活在当下,以前没去过的地方得去去,没过过的生活,也得尝试尝试。现在不享受,过几年,走不动了,哪儿也去不了了。”

  我真的是哭着离开我爸家的,我不是埋怨我爸不给我带孩子,是因为我觉得我爸真的被别人“夺走”了。现在天天把“活在当下”挂在嘴边上,怎么有了一个老伴儿,其他嘛也不要了呢?

  情景再现

  魏然:“有一句话是对的,老人没有必须带孙辈的义务,没有老人搭把手,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冯女士:“我爸变得这么快,真的让我心里不踏实。”

  魏然:“老人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他想要的,你没有必要不踏实。你怕的,也许是你定义的所谓上当,但老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冯女士:“老人的生活不应该就是安稳,踏实,儿孙绕膝吗?”

  魏然:“可能有些老人是,但每个老人想要的生活不一样。”

  冯女士:“我不是一定让我爸给我带孩子,可这个阿姨的确不是过日子人啊。”

  魏然:“老人的日子,是他自己的,他选择和谁在一起,这个人一定是满足了他对生活的愿望,不论是对是错,您当然可以建议,但不适合过多参与和评价。”

  冯女士:“我不是参与,我只是不理解,为什么能变得这么快。”

  魏然道来

  如今,很多老人从老家来到孩子的家,有的老人甚至还要去国外给孩子带孙辈。常常有人认为:给孩子帮忙是天经地义的,且其中也有乐趣。如果老人有能力,却拒绝帮助孩子,就会让别人觉得老人自私。也让老人因此压力重重。

  家人之间相互帮助确属应当,可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应当”,却忽略了“帮助”,一件事是帮助不是责任的基本含义是,责任可以理所当然的要求,帮助只能是求助,应该感恩,责任的标准是获得者必须满足,不必多考虑付出者的能力,帮助的标准则是给付方的量力而为,而非获得方的全面满意。在帮助子女带孙辈这件事上,子女的需求和困境可以理解,但绝不是老人无私奉献的理由。正确的态度是,老人伸手帮助,感恩;老人无力伸手;应该;老人有余力没伸手,理解。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老人帮忙带孩子,确是很多家庭的现实。坦率说,老人在这一点上大多能够舍弃自己颐养天年的乐趣,顶着天伦之乐的帽子,六七十岁了,起早贪黑默默付出,给子女和孙辈再度奉献。这和国情中的幼儿社会服务体系有缺环相关,也是过往年代的生活习惯所致,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替代责任归属。

  老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儿辈有把儿女养育成人的责任,借口压力大工作忙而把抚育任务全推给老人的,是逃避责任,把老人帮忙照料认为理所当然的,是得便宜卖乖,而那些因为老人没有伸手而心生怨气多番指责的,则是赤裸裸的自私自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