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初冬时节,在北方渐凉的时令下,一群跨越山海的候鸟开始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过冬,在各个湿地保护区中相逢。10月以来,天津迎来候鸟迁徙高峰期,天鹅、大雁、白鹭等成千上万只南迁候鸟陆续抵达七里海、北大港、大黄堡、团泊等湖泊、湿地栖息觅食,数千只候鸟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构成一幅深秋美丽的生态画卷。

  在自然世界里,湿地生态系统对于鸟类的重要性如同衣食住行对于人类社会一样。每年春秋两季,候鸟沿着南北半球进行几千、上万公里大迁徙,途中停歇和补充食物靠的就是星罗棋布的湿地。为了给候鸟打造舒适的家园,近几年自天津研究制定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体系起,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就从未停歇。

  前段时间,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启动了国内首个湿地内有机污染土壤修复项目,“这里之前有一家农药厂,是这里最大的污染源,现已关停。它周围的190亩地就是我们这次主要修复的地块。”作为施工单位,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荣指着地块南边说道,“项目毗邻湿地保护区核心区,所以这里的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如果将190亩地的全部土壤进行修复,工程自然不小。“杂草根系一般不超过30公分,芦苇长得更深,小型哺乳动物的洞穴深度一般也不超过2米,也就是说大黄堡湿地内动植物活动区域一般在2米之内,结合地层结构,通过专家论证,这个项目最终采用2.5米以上的土壤来进行修复,2.5米以下的污染土壤采用风险管控的方式,在保护地表生态环境的同时节约成本。”张荣说,据前期勘测得知,项目地块内主要污染物为半挥发性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同时还有少量有机农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取土后铺设2层土工布和一层高密度聚乙烯膜进行阻隔

  预处理大棚内,受污染土壤被传输进热脱附设备

  受污染土壤进行热脱附处理

  完成热脱附处理的土壤被运出

  待检场内完成修复的土壤接受第三方效果评估单位检测

  走进施工现场,挖掘机、卡车、传送皮带有条不紊的工作着。污染土清挖后,2.5米深的坑底铺设2层土工布和一层高密度聚乙烯膜进行阻隔,而被挖出的土壤则被密闭运至大棚,经预处理后进入热脱附设备进行40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挥发,进入尾气处置设备,经处理后,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形式排入大气。修复合格后的土壤经过出料口,运到待检场,经第三方效果评估单位检测、评估合格后,进行回填、压实。重金属污染土壤则采用淋洗的方式进行修复。

  为防止二次污染,施工单位还定期对噪音、水源、建筑垃圾、气味进行检测。现如今,自4月开工以来,该项目已经完成了30%——50000多立方米土壤的修复工作,预计到明年年底,武清大黄堡英力项目将修复完成。修复完成后,预计先种植豆科植物,配合适当有机肥料与田间管理,收割3-4次后,利用机械深翻让植物混入到土壤中作为绿肥,提高土壤肥力。之后引入湿地植物芦苇的繁殖体,逐步和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融为一体。届时废旧厂区也能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让大黄堡湿地更好发挥生态保护作用。

  近年来,为确保候鸟安全迁飞,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以湿地周边及鸟类迁徙停歇区域为重点持续加强巡查巡护,同时做好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广大群众自觉守法意识,此外还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织牢巡护监测安全网。通过一系列有效保护,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相比于2017年上升6.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31.6%,植被覆盖度提高10.8%,鸟类种类进一步增加。

  2021年科考结果显示,武清区大黄堡湿地现有鸟类214种。黑鹳、白尾海雕、东方白鹳、猎隼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灰背隼、黑翅鸢、大鵟、普通鵟、雀鹰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在这里时而嬉戏,时而盘旋起舞,悠闲游弋、觅食。作为候鸟迁徙线上不可或缺的“休息站”,这是天津湿地近年“变身”鸟类乐园的一个缩影,也是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上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