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天津有一些寻找城市记忆的人,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城市的角角落落;他们走街串巷、钩沉史册,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他们出刊物、办讲座,用微信、微博讲述身边的历史……

  十多年间,这些人致力于天津文化遗产及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考证、保护和传承,通过对文物建筑的考证和保护,梳理出天津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脉络,提高市民保护文物的意识,他们就是“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保留老天津的记忆 挖掘老天津的历史

  上班时是IT公司合伙人,闲暇时“沉迷”天津的历史研究,一文一理,历史与现代,在张翔的生活中完美融合。

张翔在工作中张翔在工作中

  随意拿出天津的老照片,只要看上一眼,张翔就能准确说出建筑的具体年代、所在街区,甚至是详细门牌号。

  能炼出这样火眼金睛,源于张翔对天津这座城市十多年的细心观察。

  张翔自小生活在马场道,高中时期,每周都会骑车沿大沽北路到海河边,再到东北角书店,他记得,那时的大沽北路不宽,路边的树很高,夏天遮阴蔽日,下小雨的时候基本不用打伞。

  城市的变化翻天覆地,2006年,张翔闲暇时开始拍摄街景和建筑。张翔把拍到的街景照片发到网络论坛上,发现论坛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有意识地想保留老天津的记忆,拍摄自己熟悉的街道或建筑,这些人中有媒体工作者、企业员工、在校学生、退休人员等,年龄从20多岁跨越到70多岁。

  逐渐熟悉后,大家从线上走到线下,从个体形成团队,2011年,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正式组建,团队里相对固定的成员有二三十人。

  利用业余时间,大家开始扫街式的拍照。后来,大家发现,光拍照是不够的,这些老建筑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住在里面的居民也不知道。为了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团队成员开始考证建筑背后的历史。

  张翔曾经去寻找拉贝在天津的旧居。约翰·拉贝是德国人,曾任西门子公司中国区负责人,1925年到1931年在天津工作。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他利用国际安全区负责人身份拯救了数万中国民众,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2008年,一本叫《拉贝画传》的书出版,里面有很多拉贝及其夫人在天津拍摄的照片。“在常人看来可能就是一张人物照,但由于我平时接触的照片很多,能根据照片角落里的一个细节,判断大概是什么建筑。再结合其他角度的照片、背景照片、马路对面的建筑照片等等,寻找地点。”张翔回忆说。

  张翔查资料、到实地调查,走访当地居民,很多当地老人年岁已经偏大,记忆含混不清。直到2012年,河西区出了一套旅游画册,上面有个街景,张翔在照片里证实了结果。

  “通过历史文献、人物口述、现场调查、照片对比,证明拉贝旧居就在今天马场道与友谊北路交口东侧,过去叫传德楼。”张翔说。

  吴新田,保定陆军学校毕业,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任陕西督军,1929年下野寓居天津。偶然机会,张翔得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马场道照片,清晰显示出一栋带塔楼的建筑,利用此前积累的老照片分析技术,再通过卫星地图对比及实地调查访问,他确定该建筑是吴新田旧居,范围为今马场道74—82号。这一发现经媒体披露后,吴新田的侄子和儿子先后与张翔联系,详述了吴新田家族的故事。经过口述记录和文献查找,最后张翔执笔完成《北洋将领吴新田》一文公开发表。

记录老居民口述记录老居民口述

  多年间,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考证挖掘名人旧居,寻找到了许多名人在天津的痕迹,比如张爱玲旧居、钱伟长旧居等,使之重现于公众视野。2015年,团队荣获第七届“薪火相传——寻找文化遗产守护者年度杰出人物”评选年度杰出团队称号。

  老照片 大用途

  “又花了一大笔,总说克制,但是做不到呀!”最近,张翔又收藏到了一批“宝贝”,这些“宝贝”是20余张黑白老照片,照片里都是天津旧时的街景。

  每张照片平均300多元,购买这些老照片,张翔又花了一笔钱,他把每张照片扫描后收藏起来,扫描件存进电脑。张翔的电脑上有一个名为“爱好”的文件夹,里面存放着数万张老照片的扫描件、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几十部电话本以及各种老报纸老画报等,在张翔看来,这些老照片、电话本是探寻天津记忆的密码。

  这些老照片、电话本有什么作用?“保定道,英租界时期叫巴克斯道,是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驻华公使巴夏里命名的。现在的湖北路原来叫戈登道,1860年英国皇家工兵队上尉戈登勘定了天津最早的英租界的范围,戈登道以戈登命名。”张翔举例说。

  英租界道路名称溯源一直是天津历史的空白点,张翔花费了十年时间,考证出70多条英租界道路的名称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考证的线索就来自于他收藏到的老照片、电话本等,再结合人物口述、故人回忆文章、资料等素材。

  老照片是考证最好的物证,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的几名成员也逐渐成为收藏者,闲暇的时候,大家很喜欢在网络上浏览,看拍卖会、世界各国图书馆、档案馆网站,只要看到有关天津的老照片,都会整理收藏下来。目前,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收藏的老照片有十万余张。

  这些老照片、老资料还真的派上过大用场。2017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张威团队开始着手修复段祺瑞旧居,当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这栋建筑的部分屋顶经过近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地震破坏,受损严重,屋顶上原本十分漂亮而结构复杂的塔楼更是彻底拆除了,段祺瑞旧居没有图纸,要想让其恢复原貌,就必须参考它过去的老照片。就在张威他们一筹莫展时,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找到了段祺瑞旧居的各个角度的旧照,随后,张威团队利用电脑建模等手段,完美复原出了这栋建筑最初的样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合作,专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与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成为了并肩战斗的伙伴。

  张翔认为,通过对文物建筑的考证和保护,可以梳理出城市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脉络。追溯这一脉络,学界可以还原城市的历史,寻找未来的方向,在拥有了共同的乡愁之后,市民也能由此产生自信心和凝聚力。

讲座讲座

  培养市民的文物保护理念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自成立至今,定期组织采风、讲座、展览以及录制口述史、召集邻友会等活动,目的是让更多天津人了解家乡历史,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的形成。

  “拍记”是团队的固定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次“拍记”,团队成员事先确定一个主题,设计好路线,并委派一位队员作为向导和讲解,介绍建筑或街区的历史以及变迁经历。

  这个活动面向公众,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参加,在团队的讲解下,身临其境地感受天津历史的厚重。几年来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及市内所有老街区以及周边很多地方,最远到过大港油田和大沽口炮台。

  “拍记”活动不仅仅是拍摄,还包括记录老居民的口述、结合资料的实地考察等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居民的热情参与,让团队成员出乎意料。“回忆引发了老居民的共鸣,我们的很多行动,可以说是很多老居民推着往前走。”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拍记“活动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拍记“活动

  为了帮老居民“寻找回忆”,团队主办了“南市记忆”主题摄影展,吸引了几千名怀有“南市情结”的市民,现场有许多人潸然泪下。团队组织的“黄家花园”主题展览也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有的老居民离开了天津十几年,特意从外地赶回来观看展览,“我们设计了用图钉在地图上找家的活动,老居民用图钉定位自己原来的住处,讲述着过去的生活和故事,满满的回忆。”张翔说。

  除了保护具体的文化遗产,天津记忆团队还与社会各界合作,举办讲座、学术会议。在微信平台上,“天津记忆”是天津市民十分熟悉的一个历史文化公号,它们每天都会发表承载着天津历史、文化、建筑、民俗信息的老照片或老故事。

  “要培养市民的文物保护理念和责任意识,如果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人人提高责任意识,就能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历史价值传承的良好环境。”张翔说,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意识到,保护身边的文物,保留共同的城市记忆,人人皆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