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我是汇蚨源传统手工布艺的第五代传人。”见到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旭的第一面,她这么介绍着自己,随后话锋一转,“汇蚨源听着像是老字号,但却是我2009年才起的名字。”真诚、耿直,这几个大字仿佛印在了她的脸上。名字是新的,手艺作为非遗却是从1853年传下来的,到今天已经有了170年的历史。

马玉贞、张旭母女马玉贞、张旭母女

  民间传统让一双双巧手织出锦绣生活

  刚刚经历过搬家的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工作室,目前落脚在天津市北辰区荣溪园小区内的一所民房里,屋内杂而不乱,壶套、压枕、鸳鸯袋、虎头鞋、百桃鞋、鱼鞋、二十四味避瘟香袋等有序排放在工作台上。汇蚨源传统手工布艺的第四代传人马玉贞——张旭的母亲,正在赶制顾客定制的压枕。

  压枕是什么?又有什么用?今天,我们仿佛很少能见到这种东西。

鱼形压枕鱼形压枕

  谈到专业问题,马玉贞打开了话匣子。她说,早年间,人们习惯用一片红布两边各缝上一个布袋,布袋里装上小米,婴儿睡觉时压在被子两边,以防孩子滚到床下,“遇到灾荒年,小米就成了硬通货,有粮食吃,就饿不死。”这个传统从马玉贞太奶奶那辈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随着时代和工艺的逐渐进步,越来越多的“巧媳妇”开始把压枕做成不同形状,方的、圆的、树叶状的,鱼形就算是“高配”了,压枕里更是装上玛瑙、钱币,等到孩子上学时再拆开,钱就成了学费,这也侧面展现了中国人重学重教的传统。

  七八年前,市面上还没有在压枕上绣花时,一对普普通通的压枕就可以卖到近一千块钱的高价,但马玉贞却把刺绣与中国传统相结合,让一件件布艺品越来越精致地走向了大众、走向了海外。

  传承传统技艺,也在传统上不断革新

  马玉贞从小和奶奶马穆氏长大,跟着奶奶和邻居们在一起时经常绣花,“那时候绣花线3分钱一小捆,5分钱两捆,我把零花钱都存起来买。”她说对于绣花可以用“着魔”来形容,不论是苏绣,还是鲁绣,站在别人旁边看上几遍就会了。

  马玉贞10岁时,表弟恰好过一周岁生日,在我国民间有流传小男孩满周岁长辈们给孩子穿上虎头鞋,寓意虎头虎脑、虎虎生威。这一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身上,“我奶奶那时候眼睛不好,她把布都给我剪好,我按照画出的花纹一点点绣,一点点缝,做出了第一个作品。”此后的几十年,马玉贞的这双巧手再也没停下过。

  年轻时的马玉贞从事纺织工作,手巧、心细、爱捣鼓点儿针线活,谁家娶妻生子都要找她帮忙给“做活”。逐渐地,她把爱好当成了事业,“那时候给亲戚朋友做,不要钱,可别人看到后找到我来,人家就会给钱。”马玉贞想,把手艺当作营生的手段,也不错。2000年,四周都绣上花纹的纯手工老虎鞋一双她卖25元,薄利多销的模式得到了十里八乡街坊们的认可。同时,她还用北方布料结实耐用的优点,融合了南方缎面绣、平绣、雕绣、盘金绣、贴绣等针法,形成了“南绣北工”的独特风格,让布艺品上的花纹栩栩如生。

  创意无限,一根银针带来荣誉无数

  作为第五代传人,张旭曾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有一天我回到家看,我妈妈的身体没有以前硬朗了,我要是不把这份手艺接过来,以后就要失传了。”自此,母女成为了事业上的好搭档。

  在张旭心中,作为非遗传承人要具备极高的艺术审美,她们要从顾客的只言片语中总结出关键词,从而形成画面,反映到布料上。她说,绣制是再创造的过程,刺绣重要的不是绣法而是和作品对话。

马玉贞指导张旭“做活儿”马玉贞指导张旭“做活儿”

  说着,她举起一块正在绣制的红色布料,这块布料是还原了清代宫廷服装的衣袖,即将放在故宫进行展览,“你看,虽然都是红,却分出了玫红、桃红、紫红……各种颜色,怎么配色最是讲究。”张旭说,赤色也被叫做“吃色”,由于饱和度过高,至少会掩盖住两种颜色的锋芒,“这里面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随时随地都会调整。”麒麟献瑞图、耄耋(猫蝶)图、满堂富贵图……每一个图案都要她自己设计、配色,想要传承这份手艺就要耐得住寂寞,传统手艺变现的过程是漫长的,“一件儿活”的诞生少则二三十天,多则长达几个月,但张旭坚持下来了。

作为国礼送给前斯里兰卡总理的盘金麒麟绣片作为国礼送给前斯里兰卡总理的盘金麒麟绣片

  谈及传承,张旭说这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事实上她更愿意从生活用品入手,甚至她还尝试了3D立体效果的刺绣香袋、服装、手提袋、中式外套,“其实你想想,如果穿T恤时,外面配上中式外搭,下面穿着牛仔裤、帆布鞋,也不失一种风味。”这几年里她和马玉贞进社区、进学校,还在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建立了汇蚨源“非遗”传习所,让更多学生和市民了解这项非遗文化。此外,她们还通过各种形式走出中国,前往俄罗斯、法国、罗马尼亚、法属留尼汪岛等地,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马玉贞纯手工制作的盘金麒麟绣片作为国礼送给前斯里兰卡总理,此外,罗马尼亚的收藏家每年也都要从马玉贞的工作室里选购商品送给朋友,俄罗斯的学生们也都追着马玉贞要拜师学艺……

  如今来到这里定制的人依旧以熟客为主,马玉贞坦率地说,对于她们,开店的成本还是太大,这对不广告、不营销的母女兼搭档,让这门拥有了近170年的小众而精致的“缝在布上的艺术”传承到今天,靠的是口口相传,以及一成不变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