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授予丁樱等30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丁丽仙等101人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张伯礼院士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静远教授、贾英杰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据悉,国医大师与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是授予中医药领域医德高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国医大师”为省部级荣誉称号,是目前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届评选30名,前三届天津市“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为:吴咸中教授、阮士怡教授、石学敏教授、张大宁教授。
全国名中医目前开展的表彰为第二届。第一届全国名中医天津市荣誉称号获得者为:张伯礼教授、陈宝贵教授、武连仲教授、黄文政教授。
张伯礼,1948年生。现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名中医,中央保健专家。张伯礼院士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熟谙经典,精于辨证,在冠心病、心衰、中风、痴呆等疾病防治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创“湿痰浊饮类病”说。传承发展痰瘀学说,承仲景“血不利则为水”之旨,提出“水不行亦可为瘀”之说。临床提出同为阴邪须兼顾共治、孰轻孰重、贵在权变;审时度势、用药宜早,防微杜渐、除湿务尽的治疗策略。处方须据痰瘀轻重分层次用药,调理气机重在辛开苦降、斡旋枢机;顽痰久结,须咸寒软坚;根在气虚,重补肾健脾。治疗心脑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首创划分平台期、波动期及下滑期的分期治疗方案,方案被教材、指南等采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诠释胸痹“阳微阴弦”,明确脾肾虚损、痰瘀互结为冠心病核心病因,开展首个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循证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领军者,担任“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主持中药现代化顶层设计,开创了以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的新途径,主持完成了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伯礼院士多次深入一线,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2020年8月获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毛静远,1962年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毛静远教授精于心血管病的中医及中西结合诊疗,聚焦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治法方药、临床评价研究,总结出“主症辨病,兼症辨证”的病证结合辨治要旨,揭示了“阳微阴弦”病机的现代内涵,构建了中医冠心病单元。在规范诊疗、提高疗效、发展学术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贾英杰,1960年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贾英杰教授在恶性肿瘤辨治中提出“癌浊”病机新理论,“黜浊培本”治癌新法则,提倡“动态辨治”指导下的恶性肿瘤全程管理理念,创立“立体治疗”恶性肿瘤模式,开辟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诊疗肿瘤的新道路,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限。主持成立中医肿瘤研究所,培养新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