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专项规划(2018-2035 年)》在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

  规划形成了“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轴”“两廊”“两带”形成绿色生态屏障区“天”字形生态空间骨架结构。

  规划范围

  东至滨海新区西外环线高速公路西边线,南至独流减河南岸,西至宁静高速公路东边线,北至永定新河北岸围合的范围;南北向长约50公里,东西向宽约15公里。

  依据《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决定》,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划分为三级管控区。总规模110.4万亩(736平方公里)。其中,一级管控区67.4万亩(449.3平方公里),占比61%;二级管控区22.3万亩(148.7平方公里),占比20%;三级管控区20.7万亩(138平方公里),占比19%。

  规划目标

  定性目标

  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落实《屏障区规划》,构建津滨双城之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共同体。将城市中原有碎片化的斑块林地,联网成片,以环贯通,以带连缀、以楔集聚,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目的,形成各林种相互协调,多层次、多品种、多色彩的生态林地。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定量目标

  到2035年,实现一级管控区林地面积20.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

2035年各区造林绿化目标表2035年各区造林绿化目标表

  规划定位

  依据区域地理特征和功能把总体定位为“生态优先、绿色屏障”。

  功能定位

  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构建城市绿心。

  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津城”和“滨城”之间的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京津冀生态圈东部的森林湿地群。

  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森林生产的经济功能。

  特色定位

  自然生态——营建健康持续发展、生态效益良好、林相丰富的自然地带性森林组群。

  津沽森林——盐碱地上“高林低水”的独有特征,通过适地适树,保证林木成活率。

  地域特性造就了天津森林独特的“高林低水”特征。项目依托场地现有坑塘密布的水资源,以成熟的台田造林技术,解决因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水位高因素造成造林困难的问题。

  空间结构

  “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

  一轴:海河生态发展轴

  两廊:古海岸湿地绿廊、卫南洼湿地绿廊

  两带:永定新河湿地涵养带、独流减河湿地涵养带

  三区:北湖区、中游区、南苑区

  多组团:东丽湖组团、空港经济区片区、高新区片区、开发区西区片区、军粮城组团、无瑕组团、葛沽组团、津南城区、北闸口组团、八里台组团、小站组团、天嘉湖组团、王稳庄组团。

  其中,“一轴”“两廊”“两带”形成绿色生态屏障区“天”字形生态空间骨架结构。

  建设标准及模式

  根据林地条件及场地特性将建设模式分为五种:道路林带模式、湿地林带模式、片林模式、生态林网模式、休闲林地模式。

  道路林带模式

  依据道路等级、功能和场地条件进行林带规划。

  对场地区域内交通系统两侧(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级及以下公路)进行林带建设。

  湿地林带模式

  依据水系特征、生态涵养要求及功能进行分级规划。

  片林模式

  以不同树种、不同规格呈带状、块状、组团状混交,提升林品,突出丰富林相。植物品种选用较广泛,实施中应依据场地自然条件进行科学选择。

  生态林网模式

  利用现有水渠及农田两侧的道路林地,成排种植深根性乔木形成林网。主要选用植物品种有:国槐、白蜡等。

  休闲林地模式

  结合现有的生态休闲区域(如官港森林公园、东丽湖度假区等),设计特色林地,以“森林+”的创新方式形成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森林业态。优先选用花、果、色叶观赏效果好的植物品种。

  功能区域

  生态廊道区域

  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卫南洼湿地林带生态区、古海岸湿地绿廊。

  生态保育区域

  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金钟河湿地片区、海河绿芯生态区、官港森林公园、王稳庄农林生态区。

  农林复合区域

  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海航城南部片区、开发区西区南部片区、八里台东部片区、北闸口周边区域、小站周边区域、天嘉湖周边区域以及王稳庄农林生态区。

  滨河生态区域

  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永定新河林水生态区、海河南岸生态林带区(提升)、金钟河沿岸、独流减河沿岸以及其它河道沿岸区域。

  滨湖生态区域

  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东丽湖、黄港水库、官港湖、天嘉湖区域。

  规划指引

  按照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要求,重点对滨海新区、东丽城区、津南城区、西青城区、宁河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系统建设进行引导,并对城区相关绿化指标提出控制要求。

  滨海新区

  构建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多级公园体系,以绿道串接自然、人文节点和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游憩康体、景观美化、通勤联系、生态保育和文化教育等多功能集一体的绿色空间。至2035年,在二三级管控区建成区内,绿地率不小于40%,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小于80%。

  东丽区

  重点建设南淀公园、程林公园,以及外环绿带公园(东丽段),加快绿道建设,沿外环线、蓟汕高速、东经路、唐津高速规划、津滨高速建设生态廊道,打造大绿大美、沃土东丽的绿色生态基底,建设美丽和谐的宜居城区。至2035年,在二三级管控区建成区内,绿地率不小于3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小于80%。

  津南区

  重点建设柳林公园,以及外环绿带公园(津南段),建设外环绿道、海河绿道,保护贝壳堤绿廊、教育园内部绿廊、强化文化与绿地系统建设的结合,以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区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环境品质,实现大美津沽,生态南城绿化格局。至2035年,在二三级管控区建成区内,绿地率不小于3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小于80%。

  西青区

  依托外环线、独流减河,规划生态绿廊,控制公园绿地11处,重点建设李七庄公园,以及外环绿带公园(西青段)。建设外环绿道、北运河绿道、京津城际铁路绿道、子牙河绿道等。打造如诗如画、大美西青的绿色生态基底,建设文化生态宜居城区。至2035年,在二三级管控区建成区内,绿地率不小于3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小于80%。

  宁河区

  严格保护七里海古海岸湿地保护区,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将其建设成为环首都国家公园。以蓟运河为依托,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带,塑造宁河生态城市特色。提升宁河城区环境品质,加强与滨海新区生态城片区的联动发展,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区。至2035年,在二三级管控区建成区内,绿地率不小于3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小于80%。

  来源 |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