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区和苑安置房红桥区和苑安置房
拆迁前的红桥区西于庄拆迁前的红桥区西于庄

  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流转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

  “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拆得没有搭得快。”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该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声声贴心承诺,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充实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983年,市政府提出为民办10件实事,开启了天津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1984年,民生实事“扩容”,从10件到20件。到1989年,累计完成了130件民生实事,见证了天津这片热土为民的“速度与激情”:新建、改建了3000万平方米的住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建房总数的3 倍,一半以上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花两年时间完成了民用气化工程,民用炊事煤气化的普及率居全国之冠;一年零四个月,完成引滦入津工程,一改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新铺城市道路2137公里,10多座立交桥和中环线、外环线构成“三环十四射”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

  一幅动人的城市“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天津加快脚步,向着满足人民新需求新期待的目标再出发。从2007年开始,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天津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15个年头,300个项目、1331项具体工作,件件连着民生,事事有着落──

  兜底线、保安全,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抓住民生之本,加大惠民力度,安排实施改善住房条件、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扩大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项目,把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建设施、抓服务,努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顺应群众期待,围绕民生热点问题,完善养老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文化惠民、推动全民健身、改善残疾人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抓重点、强治理,持续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便民利民,发展公共交通、整治重点地区和道路、综合治理市容环境、提升绿化水平、提升环境质量、改造水热气管网,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 与“品质”。

  抓统筹、促均衡,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积极建设美丽村庄,连年改造农户危陋房屋,不断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民生水利工程,坚持文化惠农、科技惠农、产业惠农,让农村和城市比翼双飞,城乡发展同频共振。

  以民心所向浇筑民心工程,看得见的是变化、摸得着的是幸福。住了大半辈子棚户区的邢凤英,之前从不敢想能够告别蜗居搬进楼房。“绝不允许高楼大厦背后有棚户区”,2017年,棚改“三年清零”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至2019年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当红桥区西于庄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作战图”公之于众,让邢凤英看到了好日子近在咫尺。

  “当时,我们是单位分房,房屋面积只有12平方米。”与居住空间狭小相比,最难熬的是居住环境,邢凤英说,一到雨季,家里是“大水漫灌”, 一宿不睡往外淘水,转天还得趟过齐腰深的水去上班,到了冬季,得靠生煤炉子取暖,大多数冬天早上都是炉火灭了被冻醒的。

  “钱袋子不富裕,若是有钱,早就搬走了。”本以为跳不出“穷窝窝”,民心工程给邢凤英带来了温暖和光明。签订安置协议、选房、装修、搬家,憋屈40多年的邢凤英终于和老伴儿过上真正城里人的日子。

  行走在红桥区和苑街道梦和园社区,绿草如茵、鸟语花香,邢凤英笑着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幸福生活:“刚搬过来那阵儿,配套设施还不是很完善,这几年,学校、菜市场、公交车,一个接一个走进‘生活圈’,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有活动室,还有老人食堂,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已不再是奢望。”

  最美的画面,是百姓灿烂的笑脸。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今天,这片承载海河儿女热切希冀的厚土、这片铭记中国共产党为初心和使命不懈奋斗的热土,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下生动而温暖的注脚。只有“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变,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