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长假马上就到,吃喝玩乐的日程表都安排上了吗?如今,天津的城市颜值不断“爆表”,网红打卡景点不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天津人自己也玩儿不够。隐藏着故事的五大道,流淌着浪漫的海河景……还有各种娱乐,时尚的,传统的,看电影新片儿,听茶馆相声,进音乐厅,去大剧院……要说玩儿,天津人是内行,因为在这个城市里,文化的积淀和环境的滋养,早让玩儿这件事有了讲究。把时间推回到百年前,天津已经是最有吸引力的“打卡地”。
在天津“追星”得是内行
明星开演唱会,粉丝们追着跑。这事儿放在近百年前在天津都不算新鲜。作为曲艺之乡,戏窝子的天津,名角儿云集,好戏连台。当时多大名气的角儿,都得在天津亮一亮能耐,得到天泽观众的认可才行。天津人懂艺术,也会“捧角儿”,在天津能红,那算是有真本事。天津不仅“提供”了懂行的观众,也提供了当时最优质的演出场所,所以,演员们愿意来天津演出,四面八方的“粉丝”也会专程来天津看戏,追自己心中的星,享受当时最好的剧场环境。
中国大戏院,就是名角儿们争相办“个人专场”的宝地,能登这个舞台,享受观众的叫好儿,那必须是当时的“顶流”。中国大戏院的开幕首演,就是上了当时“娱乐头条”的。据京剧大师马连良再传弟子,天津京剧院马派老生名家魏以刚介绍:建中国大戏院源于京剧大师周信芳先生的提议,1934年周先生来天津演出时提起,天津乃商贾云集,九河交首之重镇,名家荟萃,文风古远,但没有一座像样的大型剧场,实为憾事。之后,天津各界及戏剧名家商议,为天津建一座具有当代最高水准的大剧场。
当时众多商家名流共筹资五十余万银元,并向社会公开出售股票。兴建了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剧场,定名:中国大戏院。建筑巧妙,场内没有任何立拄,设三层观众席,弧形舞台、大型化妆室,有乐池和当时十分先进的舞台电动升降式布景吊杠,据魏以刚先生介绍:1936年9月19日,中国大戏院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当时的抗日名将,天津市市长张自忠将军为戏院剪彩,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主持剪彩仪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连良先生亲自加演《跳加官》,为开幕贺喜。之后马先生又与众名家合作演出了《群英会》《借东风》,当时的盛况还真是要到“卖挂票”的情景,当时要是有网络,那一定是热搜第一。从此后中国大戏院的舞台上一直群星璀璨,也成为观众享受艺术的圣地。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茶楼、书场、戏园子如雨后春笋,遍地皆是,最多时达一百七八十处。各曲种、各路身怀绝技的演员云集天津。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欣赏需要,各地的观众也纷纷来天津为自己喜欢的角儿“应援”。直到如今,天津的演出市场仍然火爆,名流西岸谦祥益,大戏院里听好戏,它们早就成了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地。
百年前就流行“瞧电影儿”
过节放假,是电影票房的黄金季。如今什么高科技都可以用到电影院里,看场电影“挑费”也不小。在百余年前,电影还是件很新鲜的事物时,天津人已经接触这种时尚艺术了,“瞧电影儿”是社会活动也是高级的娱乐方式。
早在1906年12月8日,天津的权仙茶园就开始放映电影片,这里是天津及至全国最早能看电影的地方。“权仙茶园”,初创于1904年,1907年经过改建,正式改称为“权仙电戏院”。天津人独资经营的中国最早的影院诞生。影院装修典雅,男女分坐,上下密排电风扇,炎炎夏日满座生风,中外官绅携眷观影,常常观众盈门。每三日更换一次新片,上映的都是国外最新潮的影片。
天津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片是在当年的平安影院放映的。天津市档案馆编研专家周利成先生介绍:平安电影院始建于1909年,原址在今解放桥以南旧新华银行大楼对面,主持人是英籍印度人巴厘。尽管当时影院的设备非常简陋,且所放映的也全是粗制滥造、荒诞不经的外国影片,但由于电影当时还算是新生事物,出于好奇,观众仍是趋之若鹜,该院放映的影片多是无声短片。1919年,因影院附设的咖啡馆厨房失火,平安影院付之一炬后,影院只得临时迁至今北京影院后的一幢旧房内作为过渡,1922年在小营门(今音乐厅)建成新平安后,该院即告停业。1929年12月31日晚,平安影院放映有声片《歌舞升平》,这也是天津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片。有声片最初是唱盘配音,后改为片旁声带发音。平安影院开创有声片,使天津观众耳目一新,同时也为影院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时尚娱乐留下一条网红路
逛逛五大道,如今是知名的打卡地,来赏景的,来听故事的,来玩儿的,来吃的,来拍视频的……让五大道的人气不断“出圈”。逛五大道,很多人以马场道为起点,说到马场道,就得说说“高端娱乐”——赛马。
天津市档案馆编研专家周利成先生介绍:1886年,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人德璀琳,通过直隶总督李鸿章取得了佟楼以南的200余亩土地。先是在此建起了一座别墅,人称“德璀琳大院”,后又建成了一座赛马场(今天津工业展览馆一带)。赛马场初时以“锻炼身体”“改良马种”“繁荣市场”为名,但实质上却是一大赌场。1900年,义和团运动席卷天津,团民一怒之下烧毁了赛马场的看台。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英国工程师就与德璀琳合作,重建了赛马场。1901年,整体呈椭圆形的赛马场竣工后,定名为“天津英商赛马会”。同年,英租界当局以沟通马场为名,从赛马场经佟楼,沿英租界直到墙子河的德门(俗称小营门),修建了一条通往赛马场的道路,取名马场道(初名马厂道)。在赛马场西侧还有一座乡谊俱乐部,建于1925年,为英商景明工程司设计,赛马会投资兴建。内设室内游泳池、地球、台球以及弹簧地板的舞厅等设施。建国后,几经扩建,成为天津干部俱乐部。
当时,赛马不仅是一项代表身份和品位的休闲运动,也是吸引众人出门游憩的观光活动。到20世纪30年代后,赛马在天津已成为一项热门娱乐项目。正如当年的天津歌谣所说:“马场道上真热闹,汽车来回地呜呜叫。一份商报卖一毛,还有人问你要票不要票,马场门口卖一元,现在只要洋五角。摇彩的铜球哗啦啦地响,花钱买票好像抢,满心指望要赢钱,闹了半天是空想。”不仅说出了当时的热闹,也讽刺了当时这项运动掺杂进了赌博的性质,警醒人们不应该沉迷赌博。
如今,天津还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的城市,仍然一直走在时尚的前沿,一直保持着玩儿有玩儿的学问、乐有乐的文化的城市风格。放假了,在天津,好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