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天津5月15日电(记者 谢艺观)电子围栏智慧联动筑起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智能自助书柜让阅读有“据”可询,“非遗”项目通过5G走入课堂……

  图为学生在上陶艺课。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5月13日,“众智成城”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感受智慧如何赋能校园。

  疫情防控不能放松,一走进教学楼,记者就注意到了智能测温系统和家校联动系统。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智能测温系统可实现快速、大流量人脸测温识别,一旦发现体温异常的学生,会自动进行二次测温,并实现一键与家长沟通,上报区防疫指挥中心。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家校联动系统。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该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建设了大数据中心,可详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锁定对应班级,后期教师可精准调整教学工作安排。”

  为满足学生兴趣需要,学校还建设了人工智能学习中心,开设机器人、机器手臂、人工交互智能体验、虚拟现实等多个层次面向不同年级的课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现在已经完成了校园安检助手机器人和桌面跳舞机器人的编程。”有学生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图为学生展示如何让机器人跳舞。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记者留意到,学校多处还设有智能自助书柜、朗读亭和智慧阅读屏。“在智能自助书柜,学生可以一卡自助完成借还操作,并且24小时开放。在朗读亭里,会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配适当的音乐,提供沉浸式朗读体验。”工作人员称。

  图为校园里的智能自助书柜。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不只这些,课堂里也处处弥漫着“智慧”氛围。

  如,依托5G高带宽、低延时的优势,将福建南平的建盏、天津工业大学的陶胎漆器制作工艺这些“非遗”项目引入课堂;采⽤AI图像识别技术的云测评,通过分析⼈体关节模型运动轨迹,为学生提供更智能、高效、便捷、透明的体育训练测评手段;通过“专递课堂”形式,实现了津陇两地“同上一节课,共享一名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