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4.9%,实现良好开局。对此,市统计局副局长褚丽萍表示,一季度全市经济在增长速度向好的同时,在发展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反映出我市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多因素促成高增长

  褚丽萍介绍,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达15.9%,连续4个季度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扣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增速也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市经济加速回升态势更加巩固。

  从重点领域看,我市工业生产增速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两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住餐市场自去年初疫情暴发以来首次扭转下降态势,特别是餐饮业恢复明显,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0%;基础设施投资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此外,市场预期稳步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本行业一季度生产运行持肯定态度的占比为95.8%,比去年四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对二季度走势持肯定态度的占比继续上升。“这表明随着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的召开、惠企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信心正在不断增强。”褚丽萍说。

  “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因素的影响,有就地过年政策增加工作日、延长项目施工时间,促进外来人员在津消费的影响;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前期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褚丽萍表示,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去年二季度开始同期基数逐步增高,全市经济继续快速回升将面临较大压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推动我市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褚丽萍分析,在速度提升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从产业结构看,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特征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66.7%,比去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比29.7%,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45.9%,拉动作用突出。

  在需求结构方面,投资、消费、出口全面发力。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安排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投资规模创近年最高水平,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两年年均增速超过10%。全市商业经济明显恢复,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5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增长,其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6.6%。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5%,其中出口增长37.5%,外贸结构也持续优化。

  同时,新动能引育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2%,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成倍增长,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等智能低碳商品零售额增长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引领特征明显,一季度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七成,为69.1%,贡献率达91.3%,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5.8%,快于全市工业25.5个百分点,占比超过三成。在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增加值增长。

 

  褚丽萍表示:“一季度,我市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发展后劲也在持续增强,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发展态势明显好于全市平均水平,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民生保障凸显成效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每年高标准谋划实施20项民心工程,褚丽萍认为,这彰显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广度、厚度和温度。

  她表示,从居民就业来看,我市深入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优化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重点缺工企业用工输送补贴、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创业房租补贴和创业人员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措施,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8.83万人。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5%。其中经营净收入增长17%,工资性收入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

  从民生投入看,我市着力抓好“一老一小”社会事业,持续推进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一季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增长2.6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1.1倍,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48%。生态环境也不断改善,一季度PM2.5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