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今天,它还只是一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带着很多人的殷切期望被播撒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
5年后的今天,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它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成长为科研成果转化的金字招牌。
它就是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
7月20日下午,清华电子院在生态城举办了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会,来自天津市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及高校的嘉宾,共同见证了清华电子院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的重要时刻。
清华电子院由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于2015年7月在生态城注册成立。清华电子院落地生态城以来,专注原创性电子信息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创性地探索了一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并积极引入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的高端科研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城管委会主任王国良表示,清华电子院成立以来,为生态城有效吸纳了大量人才和技术创新要素,电子院孵化的人工智能领域和医工结合类的创新成果,也与生态城智能科技产业发展高度契合。下一步,生态城将与清华电子院加强合作,继续当好“服务员”,加快推动清华电子院创新成果产业化,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和科技发展的“高端智库”,让科技创新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器,共谱校地合作新篇章。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兼清华电子院院长汪玉对电子院下一步的规划进行了系统介绍:电子院将由现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应用需求带动技术创新转变。“通过新建面向产业需求的应用平台,加强大项目工程能力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表示,清华做好了为天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规划,希望天津市各级政府能为双方合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由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与清华电子院共同成立的医工转化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将采用更多元的产业合作和基金投资方式,推动大健康产业在生态城落地发展。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清华电子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组委会与清华电子院签署合作协议,就清华大学创新项目开展深度合作。
扎根生态城的五年
它这样成长
“一肩挑”
清华电子院采用院长席位制,即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兼任清华电子院院长,有利于调动清华大学优质科研资源、人才资源、校友资源向电子院聚集。
28名首席科学家
清华电子院创新性地设立了首席科学家制度。科学家既是项目的技术发明人,也是创新成果的提供者。目前,清华电子院在孵项目首席科学家队伍已达28人,其中包括院士1人、长江学者4人、杰出青年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
70%的收益成果归科研人员
清华电子院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比例为:收益成果完成人享有70%,清华大学享有15%,电子院享有12%,电子系享有3%,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职工中近四成为硕博人才
清华电子院努力打造吸引人才的“磁场”和培育人才的“沃土”。在全院278名职工中,硕博人数占比近40%。清华电子院还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连续3年获评生态城“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搭建三大高端实验平台
清华电子院已建成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电子综合检测中心三大实验平台,总设备规模约1.5亿元,服务行业客户350余次。
汇聚社会资本为初创型企业“护航”
清华电子院汇聚和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为初创型企业提供资本保障,目前已设立伟新基金、清研基金等投资主体。
孵化“原创硬科技”115个
截至今年7月,清华电子院共挖掘科创性项目115个,已通过论证项目71个,注册成立公司40个,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创新活力。(来源:中新生态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