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上海女网友发帖称

  因男友带自己拼车感到委屈想退婚!

  女子称:男友只顾着省钱,从租婚纱到拼车,从没替自己着想。

  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两人三观明显不合应及时止损。

  也有网友认为节约不是错,

  因拼车这件小事就退婚有点小题大做。

  你怎么看呢?

  这件事也在知乎上引起许多网友讨论

  知乎@瑜见

  拼车还是打车,买婚纱还是组婚纱,是否喜欢打游戏,两个人以后怎么消费,到了某个年纪是不是必须结婚,这其实都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必须如此、除此以外都是异端的标准答案。

  我始终觉得,那些生活里的细枝末节其实并没有很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前的人,可能共度此生的人是不是真的在意你的感受,是不是真的爱你。

  因为我爱你,所以即使我觉得婚纱很贵,实在理解不了为什么你如此执着,我还是愿意买下你最中意的那件婚纱;

  因为我爱你,所以即使我很喜欢这件婚纱,但是想到未来的房贷,想到在结婚这件事上已经花了那么多钱,我愿意妥协,租一件可能没有那么喜欢,但是性价比更高的婚纱。

  拼车这只是一件小事,我希望你知道,我不开心是因为我觉得没有被重视,我觉得我的感受被忽略了,你不应该让我坐后排,我觉得你不够在意我不够耐心。

  省钱重要,但我希望在你的眼中我的感受比省钱更加重要。

  仅此而已。

  知乎@小兰

  先不说这个男人是经济会过日子还是小气,至少这两人消费观是不合的。

  分了好。

  穷也好富也好,消费观不合的夫妻,真是日子过起来鸡飞蛋打,互相不理解。

  我举身边两个例子,一个工薪阶级,一个中产阶级。

  有个认识的远方姑姑和姑父就严重消费观不合,姑父属于车间工人,还没有技术那种,所以挣钱相对比较少比较辛苦,姑姑也是给人打工,因为土著有房子,家里经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姑姑一辈子觉得委屈,姑父一辈子觉得姑姑不顾家,为什么呢?因为比如走亲戚送礼,姑父觉得送300够了,家里条件不算好,他挣钱辛苦,姑姑觉得,她的姐姐妹妹都送500,她送300不好意思,总体条件她家也不算差,比如妹夫挣得多点,但是妹夫妈妈有病,长年吃药,也负担重。为此老吵架,一吵架姑父就说:我们能和别人比,他一天挣多少,我一天挣多少?姑姑是觉得又没面子又委屈。姑姑想过年买衣服,姑父会觉得去年也买了,今年可以穿,不用买了,姑姑觉得周围自己姐姐妹妹都买新衣服,她也一年买一件而已,于是又吵架。夫妻两个常年吵架,感情淡薄,想离婚嘛,对方又没其他毛病,周围人都劝,不离婚嘛,几十年就没有感觉幸福过。

  有个朋友,夫妻两个都高学历,收入高,在上海也算得上中产。夫妻两个最后离婚,根本原因就是消费观。老婆买东西喜欢买好的,比如她买衣服喜欢一个牌子,基本2000起,老公买衣服喜欢讲究性价比,觉得衬衣2.300就够了。出去旅游老婆觉得酒店干净更重要,要五星的,老公觉得快捷就可以了。给孩子买玩具,老婆要买正版的,老公觉得国内防得也不错,便宜很多。夫妻两个为这些事情长期吵,谁也说服不了谁。感情长期吵能好?直到最后互相都认为对方不爱自己,不愿意将就自己,最后感情破裂离婚。讽刺的是,他们离婚的时候算过,实际两个人花费差不多,女的买的贵,但是少,男的喜欢买便宜的,但是买得很多。但是日子就是过不下去了。

  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在一件事情花费上多两百少两百,其实对整个家庭经济可能影响都不大,很多家庭一年多存1万或者两万,其实差别不大的,但是因为夫妻两个消费观不一样却让彼此很痛苦。比如文中的姑姑姑父,你说谁错?关键可能都认为对方错,但是对方又真的错了吗?只不过考虑的角度不一样而已。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不清。

  除了出轨,婆媳关系,消费观也是婚姻一大杀手。

  婚前能发现,不能沟通互相妥协。分了挺好。

  知乎@李文斌

  先说结论,劝分。

  回答里有人贴出了详细情况,本不想回答,看到男生的对话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大家可以看到俩人的对话,女生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男生一副委曲求全。

  一句生活需要仪式感毁了多少人的生活。凭什么你的仪式感要让男生买单?你又给予男生什么仪式感了?哦,你是仙女,男生娶你就是赚到了,所谓的仪式感都是男生该你的。

  就因为男生想要租婚纱你想买就否定男生所做的一切,你是非蠢即坏吧。想买婚纱自己掏钱啊,何必看他人脸色。没有经济实力就闭嘴,扯什么爱你不爱你。合着爱你就该当冤大头买件一辈子穿一次的东西。你是一辈子就结一次婚的主?今天因为婚纱、打车不想结婚,明天还会因为无数琐事想离婚。

  为什么劝分,你最好别祸害男生了,其实你一个人过也挺好的。

  一段长久的爱情,

  俩人的消费观念一致

  真的很重要吗?

  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同时契合的灵魂,要找到一个三观一致的人太难了。所以我们逐渐也就退而求次,把三观一致变成了三观相合。

  就拿这个发帖的主角来说,为什么很多的网友会直接扯到了三观上面。其实很简单,虽说拼车这件事真的很小,但直接延伸到了婚姻的价值观。你觉得拼车是节约,我觉得拼车是抠门,这就是价值观不符合。这不是说谁的价值观有问题,而是说他们就不对等。

  如果说未来一旦结婚,那么在婚姻中就会因为价值观不符合而产生很多的矛盾。或许我认为去西餐厅吃一次牛排是生活的浪漫,是仪式感。但是你却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浪费,还不如在家买点小菜凑合吃。

  一般男生都喜欢会过日子的女友,但有的人却会抱怨他女朋友“太会过日子”。周末约好一起出去逛街,可女生为了省钱非要在家吃完饭再出去;平时逛街时男生喜欢买饮料喝,而女生觉得饮料的钱够吃一个快餐了;男生有时想去看场演唱会或者话剧,而女生觉得这种消费太奢侈,没必要。男生注重体验消费,而女生在乎基本生存,只要涉及花钱的事情,总会引发不快。

  谈恋爱尚如此,一旦步入婚姻,两个人形成契约关系一起过日子,这时候财产属于双方。大到买房买车,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小到每天的晚餐吃什么,添置家用,格格不入的消费观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引发争吵。

  有人这样认为:世俗的柴米油盐也可以过成诗一般,消费观相同的夫妻,每一分钱都能花得默契。当我买一束鲜花插在秋日的早晨中,你不会煞风景地说一句浪费钱,而是和我一起分享这小小的仪式感,分享这小小的幸福。

  消费观相同,意思不是说省钱的和省钱的在一起,及时行乐的和及时行乐的人在一起,而是即使在艰难的日子里,两个人能精打细算,同甘共苦,并且对生活心怀相同的愿景。现在没钱买不要紧,但你不会反驳我的愿望,而是和我共同努力,等赚到钱,一起把家里的吊灯换成我们想要的那种格调,一起去看那场一直舍不得看的演唱会。偶尔也会出现意见不一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会互相尊重和支持。

  或许,在争吵之后,总有情侣或者夫妻最后会意识到,真正美好的爱情应该是相互扶持,相互分享,在人生每个阶段,可以互相取暖、互相依靠。而不是每天每夜都在计算,你今天花了多少钱,明天我花多少钱,又或者,所有的温情,所有的爱意,都不该用金钱符号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