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时45分,李达家的闹铃响起,起床洗漱、收拾、开车出门,熟练地进行着这一切,此时天还没有全亮,路上的人、车都很少。6时15分,李达已站在北京开往天津武清的高铁站台上。

  在天津武清,有一群像李达一样的人,他们居住在北京、廊坊等周边城市,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乘上高铁到武清上班,周末下班乘高铁返回家中。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通武廊”正在融合为一座“城市”。

  选择“双城”生活

  早晨7时,从北京南站开来的高铁到达武清站,通勤人群涌出车站。从北京到武清的高铁,单程是30分钟左右,李达在7时15分走出武清站时,这座城市才刚刚苏醒过来。在路边拦一辆车到武清开发区,7时50分,李达准时出现在位于开发区的公司楼下。

  在李达的生活圈子里,像他这样过着双城生活的人很多。选择双城生活的人,通常是夫妻或者情侣双方工作在两地,必须有一方要来回跑。在办公室里,李达一边旁听公司的视频会议,一边跟记者聊起自己持续了一年多的双城生活。

  “我准备在武清买房了,这要在北京,想都不敢想。”2020年,“北漂”的河北人李达通过“通武廊”联合招聘平台发现了武清一家企业,令他心动不已。可是,一想到换工作后要面临户口、养老保险转移等一系列衍生问题,他有些犹豫。

  经过咨询,他了解到武清区可以为高学历的求职者落户口,并且享受跟天津市民一样生活待遇,并且京津冀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办理和互相认证。李达二话没说,立即决定到武清发展。

  李达工作、生活的变迁,是“通武廊”人才一体化的缩影。自2015年10月“通武廊”启动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三地已打破行政藩篱,实现了人才引进互融互通、人才评价互认互准、人才培养共育共培、创新平台共建共享。

  “出生”于北京 “成长”在武清

  和李达一样的,魏俊宁每周的周三到周五,她都会往返于北京和武清之间。她任职的天津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5月,在天津武清成立并投产,负责核心技术转化成果的商业化生产。这家公司“出生”于北京,“成长”在武清,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清一天天“长大”,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在工作中我感到,武清和通州、廊坊地相接、水相连、人相亲,交流合作很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三角’。”魏俊宁说,当时公司考虑到研发要和生产协同联动,他们考察了北京周边城市,权衡之后选择了天津武清。

  在园区的一座银白色的小楼里,建有2000平方米的高等级GMP车间,以及全封闭的灭菌实验室和先进的生产线,科研生产设施一应俱全。魏俊宁介绍,在不增加人员设备的前提下成倍增加细胞产能的3D细胞微载体,是天津华龛的拳头产品。

  GMP车间是药企所必需,但公司缺乏资金建不起来,武清开发区及时提供了厂房,共同搭建了这个研发中试平台。在魏俊宁的工作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她感觉到在武清的获得了很多便利条件。“政府协助企业申报雏鹰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项目,还为企业各层次人才提供相关政策补贴。”她说,2021年,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中梗阻”,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在武清区注册成立了天津华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仅一年销售额就超1500万元,并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目前,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D细胞微载体产品以克为单位出售,价格媲美白金,是国内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公司落地武清4年来,已从建立之初年产能5kg,增长到年产能50kg,整整翻了10倍。

  随着企业的发展,大批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入驻武清,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来到这里工作。携家带口来武清落户,结束了‘漂’的生活状态。“他们扎根武清后工资标准没有降低,生活等各类消费成本也降低了,员工满意度和幸福度非常高。”

  他们是“通武廊公民”

  周三忙完一天工作的魏俊宁,在办公室里把东西收拾好,提前完成工作的她,来到佛罗伦萨小镇。来自京津冀及周边省市的游客,徜徉于武清区佛罗伦萨小镇的“圣保罗广场”,恍如置身意大利罗马,享受家门口的“罗马假日”。

  趁着还有时间,魏俊宁行走在佛罗伦萨小镇商圈街区,拿起手机打开VR虚拟现实场景导览。“您好!想去的店铺就在前面,请根据智能导航路线前往。”跟着智慧AI终端提供的电子地图导览,轻松找到目标商铺。“经常来这里购物,这里不仅环境特别美,主要离火车站也很近。”

  到了周末,作为孩子的奖励,他们会一家三口坐高铁或者开车特意到周边的游玩,沿着大运河看着美景,听着运河故事。“大运河是连接京津冀的纽带,也是流动的文化,还有讲不尽、诉不完的丰厚文化遗产。”

  2014年,通州、武清及香河三区县相关部门签署了“北运河通航合作协议”。2017年,“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成立,协力推进“通武廊运河旅游带”建设,结合三地旅游资源丰富,集运河文化、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新兴生态旅游业态为一体的优势,共同推出主题旅游线路。2019年,“通武廊”三地政协“运河文化带建设”交流研讨会召开,围绕“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交流研讨。

  老家在河北,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天津,休闲旅游在京津冀,在李达和魏俊宁的眼里,生活在“通武廊”并没有特别清晰的城市概念。“高铁就是我们的地铁,通武廊就是我们的城市。”

  不仅是坐高铁到武清方便了,近年来,武清新开了多个高速路出口,打通了一系列“断头路”和“瓶颈路”,还启动了连通北京的公交枢纽站工程。

  “定制快巴”分别以北京国贸地区和天津市武清区高村地区作为线路两端发车站点,途经武清区高村镇学府道、凤港路和书院道,京津高速以及北京地区西大望路、广渠路和市内环路等多条道路并中途停靠12个站点,双向分别日发四个班次,使用公交专用车道,免检通过检查站,单程运距55公里、时间约1小时。

  武清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围绕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解决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出京交通不便、出行时间长等问题,努力打造“一小时环京通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