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双新街“金牌宣讲团”成员们在社区宣讲。

  最近,家住津南区双新街的赵建平老人格外忙碌。

  “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明天还有两场,后天也安排了。”在欣盛家园社区开展的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现场,赵建平特别忙。

  作为双新街“金牌宣讲团”骨干成员,赵建平除了要和另外几位老伙伴做一场8分钟的宣讲之外,他还要策划、组织、编排节目。这一天,他特意穿上了志愿服务红色马甲搭配白色衬衣,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站在面前,还真看不出他已经65岁了。

  社区宣讲 内容接地气特别受欢迎

  听说有宣讲,不少社区党员、居民提前半小时就赶到现场,会议室的椅子也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而增加。

  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颖先对“金牌宣讲团”成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赵建平、慈福玲、张金林、高秋华,大家对他们熟悉不?”“熟悉──”大家开心地回应着。

  台上的每一位都是常年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名嘴”。双新街7个社区,他们多次去宣讲过。

  “下面就请他们给大家进行表演,大家欢迎。”李颖话音未落,掌声已热烈响起。

  “竹板一打响起来,我们几个走上台,台上台下乐开怀,喜庆党的二十大盛会开。”

  “党的二十大咱速宣传,跟党同行路不偏。新征程呀紧抱团,踔厉奋发永向前。”

  “特色制度世无双,十四亿人有安康,坚定不移紧跟党,奔向幸福追梦想。”

  “中国式的现代化,推进伟大复兴大步跨。伟大精神指方向,催人奋进号角响……”

  台上,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兴高采烈地为大家带来《喜庆党的二十大 谱写时代新华章》等原创作品,一会儿是方言快板,一会儿是数来宝,一会儿又是三句半,形式活泼,老少皆宜,搭配欢喜的锣鼓、响亮的快板,台上演得热情似火,台下听得津津有味,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

  居民张大娘说:“每次社区有宣讲活动,我都来参加,看得特别开心,听得心里热乎。”

  演出结束,大家还意犹未尽。

  赵建平一边收拾道具,一边和记者聊起来:“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我特别激动,当天就开始动笔撰写快板作品,经过反复修改提升和多次排练打磨,才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将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金牌宣讲团”成员们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来,已经完成了20余次宣讲,足迹遍布了社区、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地,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百姓生活,落地生根。

  志愿服务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我们团队现在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76岁啦,最年轻的只有40多岁。”赵建平提起建队历史打开了话匣子。

  双新街道是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也曾有鸡犬相闻、邻里不识的局面。

  为增强居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思想上凝聚人心,2017年,双新街通过招募、挖掘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吸纳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志愿者,在全街7个社区陆续成立宣讲队伍。

  起初所有队员都分散在各自社区,活动也仅限于社区内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各社区的宣讲队伍都在不断壮大。2020年5月,乘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东风,双新街将各社区宣讲团整合,“金牌宣讲团”应运而生。

  宣讲员从最初的15人发展到现在的115人,宣讲工作也从部分党员的“一枝独秀”转变为众多百姓的“百花齐放”。

  如今,虽然大部分骨干成员年事已高,但依然热情洋溢,每次宣讲都精心备课,非常认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有学习的内生动力”。

  “党的二十大刚闭幕,我们这些楼门长、志愿者就开始自学,梳理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提炼关键词,编写成拍手歌、三句半、数来宝等节目。”“金牌宣讲团”骨干成员边疆红介绍说,队员们几乎每天都拿出半天时间来排练,当天表演的节目很多都是在正式表演前一天才打磨完成的。

  70岁的边疆红退休后便成为了“金牌宣讲团”的高产作者。“我们宣讲团这两年的作品有三四百个,我一个人创作的就有一半。”边疆红热心于用接地气的文字和语言给百姓送去党的创新理论,让人们精神更加富足,她说,这是她坚持走好宣讲之路的动力。

  从教43年的老党员、“金牌宣讲团”骨干成员王胜利,为了做好宣讲,经常和年轻人沟通交流,在街道组织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还坚持每天自学,收集整理各新闻媒体的权威解读报道。“现在,读书宣讲成了我人生最大的乐事,让我感到退休后的生活又有了新色彩、新意义。”王胜利说。

  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从街道党员到退休干部,从教师到文艺工作者,从草根作者到律师……双新街里的“能人”纷纷加入“金牌宣讲团”,他们用“百姓话”讲“百姓事”,举办了500余场宣讲,用“讲故事”“诗歌朗诵”“天津快板”“三句半”“数来宝”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手记

  群众身边的“明星”

  “金牌宣讲团”的成员们不是明星大腕,却也是明星──基层群众追捧的基层理论宣讲明星。

  采访中,一位宣讲员的话让记者记忆深刻。那是一位70多岁的阿姨。她说,几年前,刚加入宣讲团的时候,每天排练、演出,特别忙碌。有人说,你一把年纪了,放着清闲日子不过,出这些力图个啥。她的回答是,不图名不图利,图的啥?日子过好了,就是想把自己的心意传递出去,把党的好政策宣传出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15位“金牌宣讲团”成员就是怀着这样一片赤诚之心常年活跃在群众之中,让理论插上了故事的翅膀,让故事带上贴心的温度,将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