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9月21日至23日,“人类世背景下海洋治理、环境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津举行。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南开大学法学院主办,来自中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挪威、瑞典、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位知名专家学者与会,2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华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法学院海洋海事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白佳玉教授主持。
梁琪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本次国际研讨会是国际海洋法治的一次盛会,也是学校创新教育对外开放的途径和形式,提升“全球南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探索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路径的一次重要实践,希望各位与会嘉宾通过本次国际研讨会形成丰富的学术思想源流,营造百家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
宋华琳认为,本次国际研讨会对于南开大学法学院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学科交叉,形成南开国际海洋法学的特色和优势,持续增强竞争力而言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希望进一步加深与国内外兄弟院系的协同合作。
会议期间,高之国、大连海事大学黄渤海研究院名誉院长邹克渊教授作大会主旨发言,分别就“海洋法发展的问题与思考”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结40周年的反思”进行了论述。
高之国表示,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是当今海洋法面临的挑战,其本质是一个国际海洋治理问题,包含国际司法与仲裁的法律路径和外交谈判与合作的政治路径,并提出了“良好排海合作倡议”。展望海洋法的未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海洋法的发展推进到新阶段,这成为继1609年荷兰国际法学家格老秀斯发布《海洋自由论》、1967年马耳他常驻联合国代表帕多提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以来的又一新发展,广大学者应做好“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宣传阐释,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邹克渊认为,2022年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事实证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法解决所有海洋问题,亟需包括习惯国际法在内的一般国际法和其他与海洋有关的条约作为补充,以充实国际海洋法体系。
本次研讨会为期三天,期间举办了近50场专题讲座,与会学者就“人类世背景下海洋治理新挑战与未来发展”“人类世背景下环境权的挑战与应对”“WTO框架下的贸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高之国在总结发言时对本次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与南开大学法学院海洋海事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设立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会议嘉宾涉及的地域面广泛,议题具有前沿性,提出了诸多积极的意见与建议,有必要进一步跟踪研究。
陈兵对召集与组织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师生表示感谢,并指出本次国际研讨会通过对人类世背景下的海洋治理、环境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学术分享,交流了当前相关学科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方位深入讨论了学科前沿问题,为推进海洋善治、发展环境权理论以及促进贸易可持续进行了有益探索。
据悉,南开法学的建设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已故教授高尔森在国际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开法学的国际法后辈继承了高尔森教授百折不挠的爱国情怀、矢志不移的学术追求、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继续发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搭建海洋、海事法学等涉外法治研究机构,开创具有南开特色的法学研究,为学校践行一流大学使命,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全球南开”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强力支撑,为国家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进一步探索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