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博物馆中一方小小的瓷枕,牵出了一座两千年前的西汉古城。传说中姜太公垂钓之地是否确有其事呢?西钓台遗址,尘封千百年,这里有着怎样的历史?这里又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我们与历史凝神对望,一起踏上探寻之旅。

  宋代瓷枕的秘密

  一早,天津博物馆工作人员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是天津博物馆特别推出的一次高规格展览,从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到各类珍贵玉器,国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而且展览中百分之七十多的文物都是首次展出。而同样在天津博物馆,也有着一件来自宋代的文物,总在静静等待着人们的驻足。它就是宋代瓷枕。

  (宋代瓷枕)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在中国历史中,宋代是经济、文化的巅峰期之一,瓷器在这个时候也盛极一时,官、哥、汝、钧、定五大官窑并存,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器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宋代瓷枕。

  作为床具,枕头是我们日常起居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古代人最早以石块当枕头,后来开始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以瓷枕的数量为最,应用最为广泛。它最早出现于隋唐,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从生活日用到祭祀,瓷枕的用途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立方城——西钓台古城    

  为了能更深入的地了解瓷枕背后的故事,记者去往这方瓷枕的出土地——西钓台古城遗址。

  (静海区陈官屯镇西钓台村)

  静海区陈官屯镇西钓台村,位于南运河西岸,村口是一座仿古牌坊,据传古城就在村子西北角大约400米处的一片农田地里。午后,老人们围坐在村头晒着太阳,让老者们津津乐道的不光是村子里的故事,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一个悠久的历史传说。据说,故事里姜子牙垂钓等待周文王的钓鱼台,就在今天的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的钓台村,而这一带早已有人类居住了。然而,这里是不是姜太公的钓鱼台?目前,考古专家们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西钓台)

  据村里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初,地里还有约1米高的隆起土堆,后来随着周边农田的耕种和开发,土堆逐渐消失了,曾有村民耕地时发现过陶器残片。1977年,正赶上全国第一次文物大普查,西钓台村就成了调查的重点。

  孙德民,静海区文化馆前馆长,1982年,天津再次对西钓台进行考古勘探,孙德民也亲自参与其中。而起初在天津博物馆所看到的的那方宋代瓷枕也正是在这次考古工作中出土的,孙德民老师则是那个亲手捧回它的人。孙德民告诉记者:“工人挖着瓷枕以后,就抱到家里了。我们当天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找了过去,跟人家说,文物应该交国家,工人很朴实,说你们拿走吧。这是磁州窑的刻花瓷枕,非常正规。”

  (挖掘照片)

  根据孙老师讲述,瓷枕当年正是由工人们挖掘而出,相当于民间出土。而在这次考古工作中,不单单是宋代瓷枕,一个更大的发现让在场的专家格外兴奋。有一根水管,两节完整的被保存在了静海区文化馆文物陈列室里。记者在孙德民老师的带领下,见到了这节珍贵的水管,同时也见到了许多在这次考古勘探中出土的文物。孙德民介绍:“城内为居住区,发现了密集水井,有土井、陶井和陶井圈叠制的陶井三种。这个井的发现,包括水管的发现,对这个城池有一个印证作用。人类一般都是依水而居,证明当时居住是特别密集的。”

  (西钓台的水管)

  拥有完备的下水管道,这本身就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在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就已经能协调城市规划与排水系统之间的关系。据考古发现,现存已知最早的排水工具出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期。而从春秋战国开始,区别于之前相对简易的排水设施,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管子》中就有许多论水的篇幅。如“水,一害也,害之属,水最为大”,“夫水之性,以高走下也”。当历史走进了秦汉时期,排水系统的建设开始日益普遍起来,如果有着完备的下水管道,也恰恰印证了古城的规模和层级。除此之外,西钓台遗址还出土了多样的生活器具,还有高规格的建筑材料,如筒瓦、瓦当,这些元素,再结合宽厚的城墙,特别是城市输水管道,都显示着,西钓台古城不会是一个普通的自然聚落。

  (西钓台)

  根据当年的考古工作发现,古城的四边各为500米左右,四面各有城门,这正符合了战国到汉代“一里方城”的说法。天津市著名考古学家韩嘉谷先生在钓台村进行多次考证之后提出,这座古城有可能就是史书记载的汉代东平舒故城。这一论断,也让我们再次走进历史,追寻那段峥嵘过往——西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设立东平舒县,寓意要以人性平和宽舒为本。东平舒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大城县的北部、天津市静海区全境和天津市海河以南的地区,属渤海郡管辖。1982年,这座西汉古城遗址被认定为天津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钓台古城址)

  被“救下”的古城

  从高空俯瞰古城,平直的港团河道在西钓台村边画了一个“几”字。而就在1983年,这座古城曾经险些被毁。

  (西钓台的“几”字)

  1983年,静海要修建一条连接黑龙港河和团泊水库的引河——港团河,按照规划这条河穿古城而过,这就意味着古城将被破坏。当时孙德民四处奔走,经过与市文物处和相关部门多方协调,才让港团河为古城改道,最终有了那个“几”字。尽管工程绕了道,但在施工中,孙德民和专家们还是发现了很多文物。工程不能停,文物又要第一时间抢救,一个多月时间,市文物处、县文化馆几乎所有人员都扑到工地上,日夜轮班坚守。静海区文化馆原馆长孙德民告诉记者:“好多专家都60岁左右了,带着药片儿上工地,没有一个怨言。那时候工地的饮食80%粗粮,中午在工地不回来,就是大窝头咸菜,一碗绿豆汤,都这样的饮食,人家也没怨言。”

  在专家们的日夜坚守下,陶器残片、古砖、古墓葬群等百余件文物陆续被发掘出来,极大丰富了静海地区的历史遗存。

  (西钓台村民)

  而如今,已经74岁的孙德民虽然早已退休,但他却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社区宣传、带徒弟,他始终奔走在文保工作的第一线。一张黑白照片被他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记录的是1982年古城发掘的场景。30多年过去了,古城只是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它仍然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