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北方最寒冷的时节里,津沽大地却涌动着锐意发展、奋勇图强的蓬勃春潮。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刻,天津召开了2023年市两会。

  这次在开局之年召开的大会,肩负着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成“实景图”的重要使命任务。

  细细梳理品读这次市两会,我们可以通过落实“总蓝图”、细化“施工图”、构筑“实景图”的三个维度,深入了解大会的目标任务、重点部署和亮点内容。且看“津报观察”为您慢慢道来。

  在“总蓝图”指引下谋划天津未来发展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份经略全局、壮观恢弘的“总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的召开,是对全市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再部署、再深化、再推动。

  置身“总蓝图”的全局大局,方能进一步增强“方向感”。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落实执行的决心力度。正如此次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述,要“自觉把天津放在全国大局中谋划把握,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面对党中央确定的总方向、总原则、总目标、总要求,需要我们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看、结合实践干,牢牢把握天津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方位、战略方位,对全局整体做到心中有数,对前进方向做到了然于胸。

  读懂“总蓝图”的奋斗目标,方能进一步明晰“目的地”。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四高”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今后五年,经济总量力争达到2万亿元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3.7%左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万家;市场主体达到230万家,上市企业超过140家;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总蓝图”的指引下,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把握历史主动、争取更好发展结果的奋进信心。

  把握“总蓝图”的实现路径,方能进一步适应“新场景”。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场景”之中,代表、委员们纷纷谈到,天津发展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唯有守正创新、知难而进,增强抓发展、谋创新、促改革、求突破的责任感、紧迫感,才能占据发展先手,赢得发展未来。

  吃透“总蓝图”的实践要求,方能进一步抢抓“新机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这次会上代表、委员们在对天津如何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产业的基础优势、科技教育人才的核心优势、港口的“硬核”优势、城乡空间的资源优势服务高质量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天津发展的职责定位更加清晰、主攻方向更加明确。一份份推动发展、务实进取的意见建议向大会提出,一股股摩拳擦掌、只争朝夕的创业激情正在津沽大地蒸腾升华。

  细化“施工图”扎实推进“十项行动”

  蓝图很宏伟,落实需精细。达成目标凭借的是举期落子、谋定而动,凭借的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不能脱离实际、上下一般粗、眉毛胡子一把抓。

  对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市委积极行动,深入分析天津发展的禀赋优势和客观存在的短板不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五年组织实施“十项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指明了路径方向,确定了“纲”和“目”。

  “十项行动”是将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细化为任务量、时间表和明确到责任人的具体行动,是把党中央的战略谋划转化为天津的战役战术战法的实战行动,是推动宏伟蓝图落实到规划上、政策上、机制上、项目上的精准行动,是贯彻顶层设计的天津行动。

  这次市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和2023年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要集中力量实施“十项行动”,对各项行动的工作任务充分细化。

  这其中,有具体着力点的锚定。比如在“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部分,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航运总部经济、高端港航服务、临港产业、海洋经济、邮轮经济等业态,构建港口全要素产业链,形成业态丰富、产业适配、要素集聚的港产城格局。

  这其中,有数字指标的量化。比如在“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部分,提出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部分,明确到2027年滨海新区经济总量力争达到9000亿元,河西区达到1300亿元,西青区、武清区率先达到1000亿元,北辰区、和平区力争达到1000亿元。

  这其中,还有工作统筹的导向。比如在“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部分,为了更好地提升全市公共服务能力,明确要统筹全市优质公共资源,进一步向滨海新区、中心城区东部和北部、远郊五区倾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归纳为“十个方面工作”,是对“十项行动”分阶段的再细化,结合政府部门工作职能分解出来更加详细的年度目标任务。

  比如“聚焦建设创新策源地,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部分对应的是“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细化为四个方面:以高标准启动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要素供给。该部分还明确,天开高教科技园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津南区海教园、西青区大学城为东西两翼拓展区,打造科研平台聚集区、创业孵化示范区、创新策源引导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创新创业活力区,实现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

  比如“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部分对应“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明确了今年三个重点方向:做优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明确新建、改造提升20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蔬菜播种面积分别达到550万亩、75万亩以上,生猪年出栏180万头以上,保障粮食和重要民生商品稳定安全供给。实施特色农产品流通工程,推动我市特色农产品覆盖京冀、畅销全国。

  ……

  中央有部署,天津有“行动”。“总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小目标”连接成“大目标”,全市上下将以精彩细部托举壮美全局,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走深走实,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稳步达成。

  调动全市积极性主动性构筑“实景图”

  智慧力量同向汇聚,激昂战鼓催人奋进。

  来自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起全市方方面面的经验智慧,为推动天津发展出谋划策。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市两会的分团、分组讨论,代表委员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对家乡发展饱含感情,展现出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

  市两会也是各就各位、各展其能、奔跑向前的动员令。读懂“总蓝图”、细化“施工图”,是为了聚焦任务抓落实,把“规划图纸”变为美好实景。代表委员在大会上共商天津发展大计,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目标信心,拧成一股绳,形成推进“十项行动”的强大合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同城化发展,给天津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必须积极主动,牢牢把握。“轨道上的京津冀”是协同发展的“先行官”。

  “京唐、京滨两条高铁通车运营令宝坻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振奋鼓舞。”宝坻区代表团围绕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展开热议,表示将加快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枢纽站站前区、“京东黄金走廊”建设发展,并围绕高起点谋篇布局、高水平引资引智、高质量服务保障等畅谈工作思路、提出意见建议。

  目前,随着京津城际列车恢复“公交化”运营,区域发展活力和信心也在快速提升。武清区代表团围绕科学谋划建设京津产业新城讨论热烈——“以产业投资、人才就业安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需求为导向,统筹导入公共服务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研发等产业资源”“要把打造城际站综合枢纽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提速‘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要强化同以高端消费和车文化体验为主题的佛罗伦萨‘新商圈’的联动融合”……

  制造业是天津的优势所在。“十项行动”专门列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把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

  在经济、民建、工商联、总工会、环境资源界别联组讨论中,委员们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服务外资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加快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力度、赋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各类企业发展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西青区是经济大区,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在西青代表团,代表们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围绕着力培育集成电路、车联网、生物医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五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建言献策。

  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就是要把天津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来自科技、教育界的委员们济济一堂,既亮自己研究领域的“绝活儿”,也谈发展的难点、堵点,就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科技研发的中试阶段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才能打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兴产业的堵点”“要提升创投资本的活跃度,推动更多初创企业在津集聚、加快发展”“作为临海城市,天津海洋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要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要搭建更多务实高效的院校与政府、企业与金融之间的沟通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实现本地产业化”……

  滨海新区占全市经济半壁江山,天津港是天津战略资源、“硬核”资源,对全市发展起着重要牵引作用。中心城区城市资源富集,发展底蕴深厚,如何加强产业联动,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十项行动”中“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和“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既各有侧重,又紧密关联。各区都在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特点,在实施“十项行动”中找准各自定位,积极有所作为。

  滨海新区代表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新区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寄予厚望,新区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引领,高质量打造战略合作功能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引领,高质量打造现代产业基地;促进开发区聚能提级示范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力引擎;深化改革开放示范引领,高质量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示范引领,高质量打造“四宜”滨城。

  “河西区将紧扣‘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目标,在经济发展上争先进位。”河西区代表们表示,作为中心城区,既要发挥经济大区作用、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走在前列。有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河西区60岁以上老年人约20.4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以来,建成了4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形成半径700米的“15分钟服务圈”。下一步,还要重点在推进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并重、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并重、养老服务与社区服务并重、干成事业与做成产业并重等方面继续下功夫。

  河北区代表团在审议讨论中,就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和产业转型,立足自身条件发展数字经济、文旅产业,培育航运金融、航运服务等业态充分交流。“意风区发展要主动走出去,加强与意大利的交流合作,争取新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要依托曹禺剧院、德云社,用好周边楼宇资源,打造沉浸式文旅融合项目新标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组组细部实景,必将支撑起斑斓壮阔的美丽画卷;一锤锤扎实苦干,必将构筑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绚丽宏图。

  新征程、新赛道、新图景——奔跑吧,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