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印记刻下两道年轮。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重要要求,寄托殷切期望。

  两年来的日日夜夜,1600万海河儿女牢记嘱托、奋楫争先,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显担当、展作为。

  两年来的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天津发展血脉,殷殷嘱托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天津立足“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全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邃思想落地生根,奋进征程矢志不渝。天津以必胜的信念、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路上步稳蹄疾。透过时间轴细细梳理,一系列成果愈发精彩。

  主动对接,服务北京支持雄安。天津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深化部市、院市、校市、企市合作,优化承接载体布局、提升综合服务环境、配套出台创新政策,下足“绣花功”。2020年一组数字提气鼓劲儿──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666家,同比增长30%;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首位;1至11月,天津累计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623个、到位资金1058.5亿元……协同发展加速奔跑的全新图景已在眼前。

  把握政策,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意见》,为天津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期盼的那样,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加快建设、“天津港绿色智慧专业化码头科技示范工程”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签署《世界一流津冀港口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以天津港为核心的环渤海支线运输网络。

  交通协同,公路网络互联互通。两年来,天津持续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京津、京沪、京滨、津兴四条高铁联通北京的格局日臻完善,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区、宁河区、“通武廊”等3条市域郊铁路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津石高速公路天津西段与河北省段同步通车,畅通雄安新区出海通道。

  生态优先,重点领域合作深化。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持续推动林地、湿地、海岸线系统保护,加快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天津使命在肩。如今,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加速建设、升级保护修复875平方公里湿地、提升153公里海岸线生态功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天津接续奋斗、阔步向前。

  1月15日上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师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之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重要讲话精神。 

  南开大学

  建“双一流” 奋力书写“南开答卷”

  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南开新百年发展的强大动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育人与科研、‘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

  2019年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他勉励师生们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正值学期末,位于南开园内石先楼的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一派忙碌景象。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专程来到这里。

  “这些牌子是近两年新加上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朱守非指着楼内走廊尽头挂的几块关于科研最新成果等的相框,兴奋地跟记者介绍学院两年来勇攀科技高峰的“成绩单”:周其林院士团队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获2019年度全国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军院士团队将有机电极材料可逆容量推向新高度;陈永胜团队多次刷新了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朱守非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时,对我们提出殷切希望。两年来,全院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不断发力,在各自岗位上奋力书写着一张张新时代‘南开答卷’。”

  实验室的核磁室里,12台先进仪器持续运转,墙上醒目位置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前视察南开大学时的嘱托,不时有身着蓝色实验服的研究人员和学生进出,操作电脑进行各项检测。“这里有时到深夜也是灯火通明的。”朱守非说。

  核磁室一隅,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吴雄在处理核磁图谱。“两年前,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勉励师生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这坚定了我继续深造、投身科研的信念。”他向记者展示在做的项目,“已初步完成不对称催化氢化构筑手性叔碳课题的探索,希望我们的科研成果能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两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直在耳边回响,激励我们前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实验室时,汇报了实验室的历史发展和基本概况,“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南开新百年发展的强大动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育人与科研、‘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精神,为国家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日前,和平区医疗志愿者开展义诊,社区志愿者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和平区朝阳里社区

  愈加亲民 拓展志愿服务领域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我们将全力以赴,时刻关注居民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视察时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他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1月的津城,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呵气凝霜。在朝阳里社区,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惧寒冷,如暖阳般照耀着这个冬天,他们就是和平区的社区志愿者们。

  “王奶奶,我们来看您来了,您最近身体咋样?医务志愿者帮您量个血压。”

  “太好了,这两天闹天儿还真有点不得劲儿。”……

  前不久,朝阳里社区孤老王奶奶家中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他们就是来自新兴卫生院的医务志愿者,为老人测量血压后,志愿者还仔细与王奶奶探讨病情,为她提供用药和日常保健指导。

  这样的故事在和平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不断丰富着和平区──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的时代内涵。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和平区朝阳里社区,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办事大厅,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

  殷殷嘱托,指引航程。

  两年来,和平区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创新搭建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宣传交流、供需对接、团队组织、教育培训、服务保障六大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注册志愿者达11.45万人,平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成立了675个志愿服务团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我们还在线上开通‘志愿和平’App,提供实名认证、推荐审核、留言反馈等九大服务功能,线下提升170个志愿服务岗站,让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 和平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会长杨倩倩说。

  在朝阳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重要指示格外醒目:“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两年来,和平区以“五个着力”为抓手,开展“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全力推动社区治理、为民服务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社区“108+N”为民服务事项已成为特色亮点,区居家养老应急呼叫中心在原有2000名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再将500名老年人纳入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我们将全力以赴,时刻关注居民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说。

  市民走进河北区民族路上的梁启超纪念馆,学习梁启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家教家风。 

  梁启超纪念馆

  挖掘内涵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

  为了进一步解读梁启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挖掘时代内涵,今年我们计划对梁启超纪念馆展陈进行更新,将更突出梁启超先生在天津、故居发生的故事。 

  ── 河北区文物管理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徐燕卿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梁启超纪念馆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瑟瑟寒风挡不住人们求知的脚步。时值冬日,再次走进位于河北区民族路上的梁启超纪念馆。庭院里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梁先生的坐像慈祥肃穆。

  “时间过得真快,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梁启超纪念馆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他的嘱托言犹在耳。” 河北区文物管理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徐燕卿说。两年来,河北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加大力度保护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充分挖掘梁启超纪念馆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方面下功夫,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走进梁启超纪念馆,在一楼序厅醒目位置贴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指示,在序厅设立展示屏,循环播放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纪念馆时的照片和视频。在“饮冰室今昔”展厅,陈列着梁启超孙女梁柏有向梁启超纪念馆捐赠的曾经饮冰室藏品10件/套书画,这些文物历经百年重回天津,并在“饮冰室”向市民展示。同时,梁启超纪念馆、觉悟社纪念馆在网上推出“梁启超家风线上展览”、“觉悟人生同心向阳”、“党风楷模”云展览、线上3D实景展馆、智慧导览等数字化在线等服务,利用官网、公众号、微信等多种途径推广数字化在线展示。

  “为了进一步解读梁启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挖掘时代内涵,2021年我们计划对梁启超纪念馆展陈进行更新,将更突出梁启超先生在天津、故居发生的故事。” 徐燕卿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梁启超纪念馆还将和“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组织策划系列主题巡展。

  “河北区文化底蕴深厚,以梁启超纪念馆为代表的名人故居,以觉悟社为代表的红色遗址和大运河等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们要继续改进,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利用。比如,划定辖区内3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加强文物建筑修缮,申报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同时,根据河北区文化遗产景区景点分布现状,开发红色经典游、运河文化游、名人故居游等旅游线路,着重凸显其历史文化内涵。”徐燕卿表示。

  昨天,全球首创的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在天津港全面运营。

  天津港

  智慧赋能 百年港口全新“蜕变”

  智慧、绿色是大方向,大伙儿牢牢印在脑子里……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真正的‘运煤不见煤’,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 天津港集团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张瑞元

  昨天,记者见到李岩时,他正在天津港集团集装箱码头数据机房进行智能管控系统2.0版本的运行调试。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视察时,正是他负责码头调度指挥中心系统的后台保障。如今,李岩已从时任的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数据中心经理成长为集团旗下两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两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百年大港天津港全力以赴,用智慧赋能、以绿色为先,一座智能化、高效化、绿色环保的现代化港口初见规模。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大家备受鼓舞,我们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这两年在智慧港口建设上下足了功夫。”李岩说,“发展智慧港口,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前提更是支撑。2019年4月,我们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建成了企业全栈云,大大提升了智慧港口承载能力,目前新建系统云化比例接近100%。以此为基础,两年来,仅我们团队就完成了京津冀物流协同平台、集装箱智能理货、进口提货单电子化、天津港电子商务网、智能管控中心船舶防疫五色图等多平台的研发升级,以数据中心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基建’应用正驱动天津港数字化转型,催生港口产业化创新……”

  说着,李岩指向窗外,那里,一辆辆无人集卡来往穿梭,自动化轨道桥、岸桥正精准进行吊装。“2019年初,我们实现的是码头作业中部分独立环节的远程操控。你看,现在可是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全面运营,这是全球首创!依托智慧港口建设,今后,天津港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区位优势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将会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智慧”赋能为天津港带来了全新“蜕变”,也为绿色发展创造出更多可能。

  走进天津港煤码头,干净整洁的现代化作业现场让人眼前一亮。“我们这儿早就不是传统煤码头尘满身、煤满地的样子喽。”天津港集团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张瑞元带记者走进智能集控中心,“2019年,我们全面进行了码头智能化改造,装卸煤炭系统化设备都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工人们从简陋的驾驶室挪进了智能集控中心,一个人就能操作2到3台机器,集团还投资9300万元建设了煤码头公司防风网工程。投资扩建了多条港内铁路专用线,加快‘公转铁’‘散改集’,现在煤炭可是100%铁路运输。”

  张瑞元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与天津港集团百名劳动模范和职工代表见了面,我是第二个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楚。“智慧、绿色是大方向,大伙儿牢牢印在脑子里。去年,我们成功研发了巡检机器人,对运输皮带、电机等进行安全检测;还开发了煤炭自动喷淋系统,能根据煤炭干湿度自动调节喷淋量,保障作业现场不起尘。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真正的‘运煤不见煤’,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天津中天翔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航空航天仿真产品,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达30多项。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协同创新 打造京津冀示范区

  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引项目、搭平台、强服务、做示范,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高效组织产业资源、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完善园区配套……

  ── 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党委书记郑毅

  昨天,记者来到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河之隔的北塘街宁车沽绿郡农业种植养殖基地,入驻科技园企业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当地共同建立了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虽然室外气温已降至冰点以下,但智慧大棚里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瓜果仍旧长势喜人。

  “智慧大棚里主要展示的是AIPA(智慧决策型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即人工智能的精准农业。蔬菜所需的温、光、水、气、肥都通过旁边的传感器来检测,反向指导设备浇水施肥,形成生态闭环。”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建龙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视察时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关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两年来,科芯科技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筹建了自主创新技术研究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夯实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AIPA系统已成功落地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等多地,用实实在在的创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作出滨海贡献。”

  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自主创新已在园区内遍地开花。

  2021年元旦,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天津氿益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夏斌,和团队里多位同事一起,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迎来了新年。

  眼看着在园区新建的自动化厂房和办公基地即将投用,王夏斌干劲十足。他告诉记者:“此次整体搬迁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我们把研发的板块整体迁过来了,主要进行车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航空清洗材料领域的研发及制造。同时,蓝星清洗在项目落地后已经迅速和本地的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沟通合作,积极融入到园区的自主创新之中,培养创新人才,攻克企业痛点,共同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作为主责主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在加速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智、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的统筹能力。

  “两年前,我非常荣幸能够全程参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接待汇报任务,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园区工作成果的肯定和殷殷嘱托。”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党委书记、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说:“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引项目、搭平台、强服务、做示范,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高效组织产业资源,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完善园区配套,成立了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党委,把党建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2109家,注册资本金达752.5亿元。接下来,我们要深化园区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组织,持续完善营商环境,以协同创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奉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