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指挥、领导下,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监管,敢打善战、冲锋在前、担当重任,先后组织18批累计4793人次“下沉”基层市场监管所,在全市16个区、600余个点位,协助基层干部开展价格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等工作,打出了一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拳”。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市市场监管委紧紧围绕“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当好“店小二”,用心用情用力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发展动力,积极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政务服务更贴心更便利

  着眼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市市场监管委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化申报、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便利化措施,企业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搭建“银政合作”平台,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交通银行天津分行等15家银行对接,开通306个咨询代办网点,免费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咨询代办服务。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首次和扩项实行现场审批、现场发证;对外省入津医疗器械产品实行承诺制审批、当天发证,今年已有8家医疗器械企业迁入我市。升级改造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系统,实行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远程审图”,通过网络为832家企业、91家防疫物资生产厂商办理商品条码申请业务。与云账户平台对接,为11039户自由职业者获得电子营业执照提供“秒批”服务。今年以来,我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36.12万户,同比增长11.84%。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帮扶政策更有力更精准

  市市场监管委密集出台《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服务企业若干措施》《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服务企业的第二批措施》和《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若干措施》,实行延长许可期限、减免检验检测收费、包容审慎管理等特殊政策措施,形成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5+8+10”帮扶政策体系,及时精准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大力支持新动能引育,促进我市新动能新产业成树、成林、成势、成生态,制定发布《市市场监管委、市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新动能引育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8条。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我市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数量、生产企业数量和产值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共审批发放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442张,同比增长175%;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和生产销售总值均同比增长30%以上。

  全面强化质量技术支撑

  技术服务更有效更亮眼

  为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实见效,针对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在企业注册登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专业优势,统筹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两类资源,创造性开展“政策+技术”精准帮扶企业行动,制定“帮扶清单”,组建7个“政策+技术”专家服务团,建立市、区两级300家重点帮扶企业名录,“一企一策”上门帮扶,从政策向技术延伸、由普惠向深度拓展。市场监管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专家服务团,确立了领导包干制、处长责任制、干部联络制三级责任制,明确帮扶分工,全程跟踪帮扶情况。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药品检验研究院、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技术和检验机构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各业务部门一道,将帮扶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截至目前,已深入企业4355户次,解决问题2996个,减免服务性收费5447.83万元,开展免费技术服务3968次,开展不见面审批、审评、审查17.16万次,颁发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种设备企业临时(延长)许可157户,药品、医疗器械企业应急注册审批110户,开展政策宣讲440次,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4099次。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培育

  全链条服务更灵活更高效

  对涉及新冠肺炎防治的专利申请,实施优先审查、优先推荐、快速办理。成立8支知识产权服务队深入疫情防控一线,解决企业提出的提高专利申请授权速度、专利实施运用、知识产权与资本融合、企业商标注册和享受专利申请费用减免政策等问题251个。今年以来,全市受理专利新申请6.8万件,8800余家企业享受国家专利费用减免政策,减免费用9700余万元,全市8个商标受理窗口受理各类商标业务1287件。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6.25万件,同比增长15.5%,累计有效注册商标27.69万件,同比增长17.4%,保持了商标快速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