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区各研发平台接连迎来好消息,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获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认定,获得2019年天津市中试平台支持项目的立项;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拿到了该院第一次承接重大咨询专项的订单,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轻量化材料核心技术应用方面迎来较大突破;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100%自研的激光SLAM无轨导航AGV在2019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暨国际设计产业博览会上收获了众多国内外同行的“点赞”……

  2019年,滨海新区的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持续发挥创新“桥头堡”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院企合作对接、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不断释放新动能,在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

  研发平台捷报频传

  2019年年末,新区内的各研发平台接连迎来好消息。以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为例,该院不仅通过了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认定,还获得了2019年天津市中试平台支持项目的立项,标志着清华电子院的成果转化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10月,清华电子院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团队与众多业内头部企业同场竞技,最终脱颖而出与天津市医疗保障局签订《天津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总体设计合同》,拿到了该院第一次承接重大咨询专项的订单。该院负责人表示,此举意味着清华电子院在医保信息化建设咨询设计方面进入行业领先地位。

  而在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内,一座崭新的“协同创新平台奖”奖杯刚刚被摆入展示柜中。这是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在11月召开的“天津国家自主示范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暨企业表彰大会”上拿到的奖励。今年以来,该院先后与中国科协共建创新资源共享“绿平台”、与喀山国立技术大学共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逐步成为新区协同创新的又一块高地。

  科技成果产业化效果显著

  走进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个“快”字融入了科技成果高质量产出和转移转化的全过程。在这里,平均每4天左右形成一个发明专利,每8-10天与一个企业签署产业合作协议,在生物医药、化工、纺织、发酵等领域与24个省市17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240余项,技术合同金额突破9亿元。专利实施转化率(含未授权专利申请)达到33%。该研究所副所长孙际宾曾表示,该所集聚科技、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在工业生物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能力,在绿色生物合成、绿色生物工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搭建了科技成果高质量产出、快速转移转化的“快车道”。

  今年9月,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力神电池签订了碳纤维箱体技术开发项目的合作协议,这次合作被业界喻为一场能量与重量的技术攻坚。据该院院长吴正斌介绍,天津先进院研发出的碳纤维电池包箱体与传统的钢结构、铝合金箱体相比,可减重约50%以上。

  “今年,我们还与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开发了轻量化电池箱体。在保障厚度与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比过去的钢结构电池箱体的重量降低了70%。目前这款产品已满足批量供货的要求,并且已实际装车接受车载实验。”吴正斌表示,2019年,天津先进院在轻量化材料核心技术应用方面迎来较大突破,先后融入北汽、上汽、东风、力神等主流供应商体系,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加,在营收方面天津先进院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0%。

  项目“走出去” 资源“引进来”

  对于新区的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来说,通过跨地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内部创新发展已成为普遍的做法。而如何用好“走出去”的机会,引进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也成为这些载体平台共同探索的路径。

  今年10月,在山东召开的2019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暨国际设计产业博览会上,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100%自研的激光SLAM无轨导航AGV收获了众多国内外同行的“点赞”。这也为该院在山东地区的业务合作打下了基础。

  走类似路线的还有清华电子院。11月底,该院在广州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智能工业创新大会暨博览会暨全球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大会上,重点展示了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实验平台建设情况及在孵项目“AI及传感芯片智能边缘计算”,现场征集了10余家企业近20项技术需求。

  据清华电子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院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项目对接会,携手在孵项目参展世界智能大会、深圳高交会等一系列国际性展会、论坛,不断加强在孵项目与市场资源的精准对接,以需求驱动技术创新,以市场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发展,实现了项目“走出去”,资源“引进来”的合作效果。目前,清华电子院在孵项目中,已有7个项目获得社会投资,累计投资额达90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