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是人们难以忘怀的记忆。今年4月,天津博物馆宣教部工作人员刘清接到一项任务,为筹备中的“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暂定名)”征集抗疫见证物。面对一个如此重大而又不同寻常的题材,她和同事们能挖掘到什么呢?

  武汉防护服

  天津博物馆的一间办公室,被临时作为库房,存放着为纪实展征集来的见证物。刘清和同事们一边接打征集电话,一边对现有物品进行整理和登记。

  展览的筹备,主要分成大纲写作和见证物征集两个部分。大纲相当于展览的主题和脉络,见证物则需要契合主题、以小见大,两者相辅相成。在大纲定稿之前,刘清的主要工作,就是从征集到的实物和线索中,筛选出能够体现抗疫精神的见证物,挖掘出背后那些感人的故事。

  5月12日护士节当天,天津博物馆获捐一件“武汉防护服”。这是武汉《长江日报》在一次公益活动中赠送给天津的礼物,上面写满了武汉市的医护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有患者代表的祝福。在刘清眼中,“大白”本就是一个安全的符号,这件千里来津的防护服,更有着津汉连心的意义。

  刘清联系到武汉《长江日报》工作人员李翌,了解到武汉防护服背后“祝福接力”的故事。“天津医疗队支援武汉的时候,留下了签名的防护服表达对武汉支持,所以我们也想用同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感谢。”李翌告诉刘清。

  “谢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

  “春已至展笑颜,约相见不久远,津汉同心。”

  “武汉爱天津,春风十里不如你。”

  风格各异的寄语和漫画上,字里行间流露着武汉人的真性情。为了集齐这些祝福,这件防护服先是在长江日报编辑记者手中传递,最后邮寄给治愈患者代表何蕾彩绘,再由她直接寄到天津。

  多才多艺的何蕾也曾是江岸方舱医院里的一名志愿者,每天带领患者们开展文体活动,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还发挥画画的特长,在方舱的板报和防护服上创作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漫画。

  天津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不仅给她悉心的照顾,还经常给她介绍天津的美食、美景、标志性建筑。从未来过天津的她,已经通过朝夕相处的天津医疗队员,爱上了这座城市。

  这些,都被何蕾画进了画里。

  得知防护服作为抗击疫情的见证物被天津博物馆征集,何蕾也希望自己的画能够成为津汉连心的桥梁。“第一个想去的目的地就是天津,希望大家在博物馆能被我们武汉的建筑物和美食所吸引,欢迎大家来武汉玩。”何蕾说。

  一张特殊的机票

  “80后”的刘清,本职工作是宣传策划,而且主要是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挑战,刘清一度忐忑,直到从一位白衣战士的见证物背后,找到见微知著的力量。

  5月7日,来自南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穆群,成为第一位向博物馆捐赠见证物的医护人员。工作照、奖杯、纪念册、日记等物品,记录了穆群作为天津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的抗疫记忆。

  除夕夜,正在跟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穆群,接到护士长的电话。“号召大家去武汉救治新冠肺炎病人,我毕竟有26年重症护理的经验,而且经历过非典。作为一名老护士、老党员,必须冲在前面。我跟护士长说,我去,我一定要去。”穆群告诉刘清。

  护士长接连给穆群打了两个电话,因为她的孩子今年面临中考,爱人吴金泽也意外摔断了三根肋骨。工作需要骨干,但家里一定要安排妥当。这个时候,身为退伍军人的吴金泽,给了妻子最有力的支持。“他眼圈都红了,因为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是什么。告诉我一句话,你自己小心,孩子和家里头有我照顾。”穆群说。

  除夕报名,初二出征。前往武汉的机票被穆群悉心保留下来,也成为她捐赠给天津博物馆的见证物之一。刘清注意到,登机牌上的名字,就是用普通的签字笔手写上的,“就是说,是谁去,填上名字就走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很特别的一件东西”,刘清告诉记者。这个细节,让人感受到了天津医疗队驰援武汉的速度和果决。但对穆群来说,这张登机牌还承载了另外一份感动。

  原来,这张登机牌上,还贴了4张行李条,这些都是为医疗队员准备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在春节假期和疫情叠加,任务急、供应紧的情况下筹措这些物资,可以想象后方工作人员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所以这张机票承载了两个企盼,一个是新冠肺炎疫情早点结束,一个是我们平安回家”,说到这里,穆群的眼睛湿润了。

  在武汉的52天,是自己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刻,也是终身难忘的记忆。然而,得知天津博物馆征集抗疫见证物的消息,她却主动把这些珍藏在橱窗里的纪念品,捐了出来。

  “其实我很感谢天津博物馆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更多人记住,2020年我们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赢了这场战争。”她说。

  请战书

  疫情期间,天津市向湖北派出了一千多名白衣战士,按说每位队员都有一个出征的故事,但有一支队伍却有两个。

  5月12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向天津博物馆捐赠了请战书、签名院旗、锦旗、感谢信等16件物品,成为首家以集体名义捐赠抗疫见证物的单位。刘清把医疗队队员王仲言请到博物馆,请他讲述见证物背后的故事。

  王仲言是第五批医疗队队员,2月9日是他的生日。当天凌晨两点半接到出征的电话,晚上10点就到达了武汉。医疗队进驻新改建的江岸方舱医院,第一时间接收患者。

  偌大的体育馆排满了病床,病人是三五十人、一百多人成批入院。王仲言和队友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医院,一下子就进入了战斗状态。要实时掌握患者的治疗进度,就要频繁采集咽拭子进行检验。采集过程需要病人摘掉口罩,还容易引起打喷嚏、呕吐等反应,队员的面屏上到处都是唾液、口水的小点点。因此,这也是红区里风险最高的工作之一。

  为了控制感染风险,同时提高熟练度减轻患者不适,医疗队决定抽调4名队员专职采集。“我是党员,又是从事相关专业的。老大夫一蹲一起时间长了腰受不了,也不能让太年轻的同志去做。”王仲言拿出一系列理由,争得了这个任务。

  每天100多份咽拭子,必须在两个半小时内采集完毕,然后再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王仲言和300多名队友拼搏了一个月,终于在3月8日迎来了“关舱大吉”的日子,而胜利凯旋的时刻他却缺席了。

  3月7日凌晨,天津市第五批医疗队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紧急抽调人员支援协和医院西院区危重症病房救治。救治危重症患者,是真正的生死较量。大战之后再上一线,考验着队员们的斗志。医疗队临时党委决定,以自愿报名的方式,以党员为主组建突击队。来到博物馆的一份请战书,按满了签名的红手印,见证了天津医疗队队员们争相请战的决心。

  “家里有困难随时可以走,因为已经得到撤离通知了。”王仲言说,参加突击队完全靠自愿,但是因为报名太踊跃,医疗队只能进行筛选。在队员们的强烈要求下,突击队40人的员额扩编到50人。

  除了精心的治疗,他们还把方舱医院里心理支持的经验,带进了重症病房。“有一个老奶奶睡不着觉,护士握着手才能入睡。稍微松开一点,老奶奶就睁开眼问你干嘛去,病人就是焦虑到这个程度。”王仲言告诉刘清。

  带着使命出征,带着亲情归来。两上火线的王仲言,感触最深的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每一个人都那么重视,我相信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做到。把大家在武汉的工作汇报给天津市民,重温医患情、战友情、兄弟情。”王仲言告诉记者。

  红马甲

  征集的过程中,刘清和同事们收到了大量来自社区防控一线的捐赠信息,什么样的展品,最能作为老百姓身边的抗疫见证?刘清和同事来到和平区劝业场街南京路社区居委会,征集市民身边的抗疫见证。

  出入证、登记表,都是疫情期间社区居民熟悉的物件,但刘清走访发现,“人气”最高的还是红马甲。在南京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尹妍看来,红马甲颜色不仅鲜明醒目,更是一种亮明身份的形式,代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社区“红马甲”,社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有3094户居民的南京路社区,只有14名社工。在疫情防控之初,他们硬扛起了宣传、消杀、隔离人员生活保障等工作,几乎每天都从早7点忙到晚上12点。尹妍记得,一位社工连续开展宣传工作,咽喉已经红肿发炎说不出话。为了不让大家分担压力,她拒绝休息,把宣传的内容录成音频,入户时播放给居民听,坚持完成了任务。

  社工并不是孤军奋战,穿着红马甲上一线的,还有社区里的在职党员,以及随后赶来的下沉干部。尹妍印象最深的,是2月18日,天津市、区两级机关干部下沉社区一线,自己拿着名单打电话下通知的情形。凌晨一两点钟,睡梦中接到任务的同志们没有一句怨言。当天九点,36名下沉干部全部到岗。

  

  迎风雪、战疫情,来自不同岗位的红马甲陪着南京路社区度过了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下沉干部历经轮换,依然坚守在居民身边。来自劝业场街的张旭,不久前作为新一批下沉干部,担负起了小区入口执勤的任务。在她看来,穿上红马甲就成了一名真正的社区工作者,跟群众更贴心了。居民们不仅配合测温,还把自己的感激、安心告诉刘清。

  其实,和社工、下沉干部并肩战斗的红马甲,还有很多热心的居民志愿者。社工王婷最感动的是,一位志愿者看到大家忙得吃不上饭,主动承担起饭点儿执勤的任务。“不用给我排班,我六点准时到,你们就回屋稳稳当当吃饭。”这句话,今天仍然让王婷觉得暖心。

  她希望,红马甲到了博物馆,能给大家传递一个正能量,那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有许许多多最平凡的英雄,一直默默地为大家奉献着。

  一件无法捐赠的见证物

  5月13日,天津蓝天救援队向天津博物馆捐赠一批消杀工作中使用过的抗疫见证物。刘清找到救援队队长姜旭,收集见证物背后的故事。

  天津市启动一级响应后,救援队在能力范围之内,能把什么样的防疫工作做好、还不添乱,是队友们最关切的话题。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参与测温、执勤等常规任务,时间难以保证。参考外地志愿者团队的经验,救援队决定把消杀作为服务重点。

  为了尽快展开工作,救援队一边发动队员筹措设备和药剂,一边在网上开展消杀技术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发布服务信息,不到10天就形成了战斗力。

  “2月2日就已经完全到位了,我们机器当天下午到的,晚上就帮和平区民政局做了消杀。”姜旭告诉刘清,因为需求太多,救援队把任务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为抗疫一线单位以及社区、养老院等进行免费消杀服务。

  

  蓝天救援队的弥雾机

  5台弥雾机,就是消杀的主战装备。弥雾机由手持的主机和背负式药箱组成,加满药剂和水重量有四五十斤。作业时,队员需要穿戴全套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对建筑物进行无死角消杀,还要经常往返加注药剂。队员们平均每天都要走上两万多步,闷在防护服里负重上下楼,体能消耗极大。而每到一个地方,看到热情的人们、期待的眼神,就会觉得充满了动力。“这种期待就是,你们来了以后我的生活环境就更安全了,看到这种情况,你就想多做几个地方,去越多地方越好。”姜旭说。

  40多天时间里,天津蓝天救援队共出动600多人次,为近300个单位和社区提供公益消杀。他们当中,有党员、退伍军人,也有很多普通市民,但穿上防护服的一刻,他们就是人们眼中勇敢的逆行者。    队员使用的弥雾机,像战士手中的枪一样,是这段时间里亲密的无言战友。姜旭记得,一次任务结束后,因为过于劳累,一位队员的弥雾机肩带突然滑落。机器马上落地的时候,这位队员把腿伸出去垫在下面。砸伤腿也不能摔坏机器,坏了根本买不到,而且5台机器已经就是救援队能力范围之内最大的数量了。

  但是,在刘清看来最能见证这些故事的弥雾机,却不能捐赠给博物馆。“他说他们确实不能捐,理由是他们还在使用。最后进行沟通,先借一台来展,展出结束之后再还给他们,继续为大家服务。”刘清告诉记者。

  作为首家向天津博物馆捐赠见证物的志愿者团队,天津蓝天救援队以捐赠和借展的形式,提供了弥雾机、头盔、防护服等11件物品。他们希望,这些来自一线的见证物,能够激励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社会需要的时刻站出来。

  “这些东西代表的就是我们天津蓝天救援队的信条,时刻待命 救急扶危 服务社会”,姜旭说。

  见证·传承

  5月15日,天津市抗击疫情主题出版物首发式暨捐赠活动在天津博物馆举行。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捐赠的一批图书和影像资料,将同其它见证物一起与全市人民见面。
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朝鲜语专业大三学生王杉钐,就是书籍中抗疫故事的主人公。她的父母都是退役军人,父亲参加过抗击非典,妈妈是天津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一线人员。尤其是妈妈,每天防护服一穿就是七八个小时,还要穿那种成人纸尿裤,平时说话声音都变小了。从父母身上体会到抗疫一线工作的不容易,王杉钐也想贡献一下自己的能力。今年3月,天津外国语大学组建志愿翻译突击队支援机场入境检疫一线,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执行任务的日子里,王杉钐和队友们每天穿着防护服为海关工作人员和入境人员充当翻译。顺畅沟通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医学上的专业术语,药的名称、治什么病,需要翻各种资料,虽然是之前准备了很多东西,但是就害怕出现没有询问仔细的事情,出现错误。”王杉钐告诉记者。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翻译团队,用6个语种服务了2000余人。王杉钐和母亲并肩上前线的故事也引起广泛关注,被收入《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津门战“疫”的平凡英雄》一书。王杉钐作为大学生代表,在天津博物馆接受了赠书。

  “感觉自己其实做了很小的一件事,没想到居然和张伯礼院士写在了同一本书里。”王杉钐感触最深的是,在这本书里她也看到了那些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的人,这些平凡和伟大的人,在这场“战‘疫’”中拧成了一股劲儿、汇成了一条河。

  随着展览筹备的推进,正是这些来自天津各界的人,在刘清和同事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抗击疫情的纪实画卷。刘清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我们一定要让观众通过我们的展览,见证我们的工作状态,我们这个制度的优势、中央的指挥、英明的决断,都会体现出来。我们希望把它收藏进人们的记忆。”天津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张玲告诉记者。

  [编后]

  战疫仍在继续,见证物的征集也才刚刚开始。相信走进博物馆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感动,更是继续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