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天津传统的“姑爷节”一大早的那个封控措施,有效防止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大面积传播。今日天津稳定的防疫局面,当天的措施功不可没。“封控”是接诊了多名与天津动车客车段首名确诊病例有关的新冠肺炎患者后,第四中心医院的医生们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这一切都建立在该院发热门诊“零漏诊”的努力上。

  2020年1月26日凌晨4点多。河北区,天津第四中心医院。

  发热门诊负责人、感染科主任张媛,紧张地等待着3名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结果。从腊月二十九发热门诊收治的病人中出现第一个确诊病例(我市第五例陈某)开始,她连续3天每天睡眠不过两三个小时。“这个春节过得太特别了。”她想不到本命年的春节,这样永生难忘。

  凌晨5点。3例病例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他们是我市确诊的第五例和第六例的密切接触者,第五例和第六例以及第二例都是天津动车客车段职工!

  “向上级部门建议对天津动车客车段进行封控。”第四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大胆提议。

  建议大胆却不鲁莽,张媛和同事们相信自己的专业判断。

  “检出率自然高,并不是我们的特点,我们的特点是低漏诊率。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太强了。陈某与第二例并没有直接接触,是第二例病患到其办公室找同室办公的另一人,结果陈某被感染。”过硬的专业素养,让张媛意识到陈某的密切接触者中很有可能出现第二代、第三代病例。必须加强检测排查!

  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有点意外。“陈某的父亲是弱阳性,有一名同事是阴性,但从临床CT看,他们都应该感染了新冠肺炎。”第二次核酸检测,这两人都是阴性。按照当时的标准,就可以排除疑似。“我们坚持反复叮嘱他们不要接触任何人,并跟踪随访。对他们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核酸检测。”

  陈某的父亲第四次检测结果为阳性,被确诊,而同事依然是阴性。“我们认为可能是感染初期,病毒不易检测出来。按照当时的标准,是两次检测间相隔24小时,如果均为阴性,即可解除疑似。但是,我们决定对陈某的这名同事拉长检测间隔,达到48小时。结果第五次检测为阳性!”

  四次检测均呈阴性,结果第五次检测抓住了“狡猾”的病毒。这个病例打破了当时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的认知,一时成为全国热点,舆论争相讨论检测、确诊的流程如何优化,确保“零漏诊”。

  正月初二凌晨5点的3份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再一次证明了张媛和同事们的坚持的正确性。“病毒在天津动车客车段已经出现了二代、三代传播,我们从专业角度建议及早封控,最大限度地切断传染源。”

  当天是天津传统的“姑爷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病毒可能随着感染者“回娘家”的脚步,侵入多个家庭,继而大面积扩散。

  离人们习惯的出门时间还有几个小时之际,我市作出了对天津动车客车段封控的决定。此后确诊的病例中,又有10人系第二例确诊病患的二代、三代传播者。

  封控建议被采纳,张媛并没有松口气。手机微信不停地响──发热门诊群里不停地上传着患者的检查结果,需要她这个专家给出专业意见,支援发热门诊的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在等着她这个科室主任培训。

  “腊月二十九接诊了确诊患者,当时医护人员没有进行专业防护,一半的医生被隔离了。终末消毒之后,就是除夕夜谁上夜班的问题。其他科室的同事,没有传染病接诊经验,如何防护、如何报备都要培训。我本来要进‘红区’的,院领导让我留在外面保证科室运转。”一面看病例,一面排班,确保每班有一名本科室医生带班,张媛的大年三十在医院匆匆而过。

  “公公前些日子脑出血。婆婆脑梗过,还有糖尿病、类风湿、冠心病,去年年底因为下颌骨髓炎,一直没怎么好好吃饭,因此,特别希望这个除夕夜在家吃顿团圆饭。我也买了鱼肉虾蟹,准备做大餐。可是当天我不敢去啊,怕万一传染上老人可怎么办。”本命年的张媛,有着她这一代女性对自己的要求──事业和家庭都背在身上,一样也不能差。春节不能在公婆面前尽孝,心里总是过不去。

  医者大爱,大爱无疆。张媛没能陪伴公婆辞旧迎新,但因为她和同事、同行的坚守,多少天津家庭在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安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