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双减”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教育观念积极转变,教师更加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年两会,“双减”工作仍然备受关注。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广告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100%
Loaded: 0%
14:01
  • 复制视频网址
  • 拷贝调试信息
  • V11220.210521.03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课程、作业、课后服务……关于“双减”,听听天津这位校长怎么说

  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两会•津云访谈——打开“津门”话发展》节目特别邀请到了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褚新红做客演播间。

  减轻孩子的负担,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学。岳阳道小学针对减负提质的整体要求,通过持续开展序列化、专题化、全员化的课堂观察和名师课例研究,引导全校教师自觉从以教为中心转型到以学为中心。同时,强化信息化赋能以及作业管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学习需求。

  “双减”政策下, 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目标。学校实施全要素的综合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良好习惯示范星”;更加注重充满挑战的快乐评价,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激发探究、合作、创新的热情;强化激励与改进导向的过程性评价,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绽放自己别样的精彩。

  教师是落实“双减”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性的保障。学校也一直秉承着“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的理念,多措并举,不断促进教师参与“双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2022年两会期间,津云新媒体与天津日报联手推出全国两会•津云访谈——打开“津门”话发展系列节目,与您一起关注全国两会,关注天津发展。本期节目聚焦“双减”教育,对天津开展“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分析和解读。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褚新红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褚新红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天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