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为何有人打完新冠疫苗仍被感染”“是否安排接种疫苗加强针”“变异病毒是否可控”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初判张家界首发病例与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相关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本轮疫情是先经南京禄口机场输入并引起了进一步的传播,多个省份都有病例和感染者传入。初步判断,张家界的首发病例也与南京禄口机场的疫情相关,传至湖南张家界的病例或者感染者又经旅游景点和大型演出活动感染了其他人,导致病毒进一步传播,是近期除南京以外感染和传播人数较多的重点疫点。由于传播发生在人群密集和流动人口众多的场所,疫情播散的风险比较高,控制难度也比较大。

  冯子健介绍,目前除了在南京和张家界两地都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疫情管控综合措施外,还在全国紧急启动了涉及两地流出人员的大规模排查追踪等一系列管控措施。近期曾到过两地的人员也要积极配合当地社区的排查行动,自觉主动上报旅居信息,积极配合核酸筛查检测、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快速阻断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为何有人打完新冠疫苗仍被感染?

  中疾控:变异病毒扔在疫苗可控范围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出现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被称为“突破病例”,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需要强调的是,出现突破病例,仍然是全球30多亿剂次接种疫苗人群中的少数。”邵一鸣说,新冠病毒疫苗是第一次在人类使用,所以很多还是在数据积累过程当中。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预防感染,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在疫苗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都是有效的。

  由于我国现有的防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疫苗接种也是在全球是领先的,没有大规模暴发的现实环境。基于在境外开展的大规模疫情国家开展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科兴公司的疫苗总体保护率,对所有症状、轻症的保护在65%以上,对预防重症和进ICU监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保护分别高达87.5%、90.3%和86.3%,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的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邵一鸣说,现有的研究也显示,全球各条技术路线的疫苗,对新冠变异株保护力确实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对这种变异株,仍然还是在疫苗保护范围之内的。特别是它的中和抗体和保护率,还都是一定程度的存在的。

  邵一鸣表示,虽然很多国家疫苗接种率已经很高了,但是在放宽疫情控制措施之后,仍然出现了大幅度的疫情反弹。这再次说明,疫苗接种必须和严格的防控措施并用,这才是防止疫情反弹的主要措施。“因此,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接种疫苗之后,请大家继续维持个人的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证社交距离和勤洗手等。”

  我国是否考虑加强针接种?中疾控:尚无安排

  7月3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国际上有部分国家明确为民众提供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我国是否有考虑?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对此回应,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需要对全人群都进行第三剂的疫苗接种。

  邵一鸣介绍,初步观察,对已完成免疫接种一年以内的普通人群暂没有必要进行加强针接种。但是对完成免疫超过6-12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要去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这些人群,是否有必要开展加强针,以及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的接种,正在进行研究。

  “根据以往的大量科学研究试验和国际研究经验,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一般是使用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接种。但是是不是也可以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这仍然是一个科学探索的问题,目前科技界还没有共识,大量的临床研究目前也正在推进。”邵一鸣说。

  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不能互相替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目前,在接种新冠疫苗的过程中,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不能互相替换。如首剂次接种灭活疫苗的,后续只能用灭活疫苗完成第二剂次接种;首剂次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的,后续接种只能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完成。目前,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规定,建议现阶段使用同一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接种。有一些特殊情况,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品种的疫苗不能够完成的话,后续也要用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来完成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