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此次火星探测是我国行星探测阶段的首次任务,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全新的里程碑,有望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航天专家表示,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此次任务的科学目标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等方面的科学探测。
如何把探测器送去火星?
此次发射最大的看点是“胖五”将首次飞出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托举探测器完全脱离地球引力,奔向火星。第二宇宙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达到这一速度的航天器将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
“胖五”提供的发射能量(也就是分离时探测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将是探测器飞往火星的主要能量来源。探测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将开启漫长的奔火之旅,大约要飞行7个月的时间,期间还需要经过中途修正,修正轨道偏差。
在靠近火星附近时探测器将实施制动,实现被火星的引力场所捕获,进入周期约10个火星日的环火椭圆轨道,再择机实施轨道机动,进入周期约2个火星日的椭圆停泊轨道,完成着陆区预先探测和着陆点调整后,择机释放着陆巡视器。环绕器随即进行轨道调整,进入中继通信轨道。
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通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等多级减速和着陆腿缓冲,软着陆于火星表面。巡视器与承载平台分离,在火星表面开展巡视科学探测。
为何任务非“胖五”莫属?
发射深空探测器,需要运载火箭提供足够的发射能量,使探测器获得足够大的初始速度。在分离速度确定的条件下,重量越大的探测器,所需要的发射能量也越大。
在长征五号火箭出现之前,当时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大约可以将两吨左右的探测器送入地火转移轨道,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地火转移轨道发射能力,超过了5吨。因此,发射“天问一号”任务的大号探测器,只有“胖五”能够胜任。
“胖五”与天津的渊源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的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又称大火箭基地)“诞生”的。作为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因为身宽体胖,被亲切地称为“胖五”火箭。
随着“胖五”成功发射,位于天津开发区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将跻身世界最大的航天基地之一,成为我国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杰出代表。
天津技术护航“天问一号”
除了“胖五”外,天津这些技术也在护航“天问一号”。
具体来说,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为火星探测器着陆巡视器和火星车分别研制了专属运输包装箱,为火星探测器测试和发射运输提供安全保障。
据了解,该所为火星探测器所设计的包装箱首次采用了侧开门的方式,以全新的技术实现了快速开关箱门,解决了传统钟罩式包装箱开合箱效率低,占用空间大、存在吊装风险等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客户端、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