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鹏,从一个内向、文静的孩童,到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力医务人员。他的成长经历就是从一只雏鹰变为大鹏的过程。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坚守在红区,带领队员全力救治患者,体现了一名海河医院感染科医生的勇敢和担当。

  沉静好学 立志高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白大鹏的父母当初给儿子起名字的时候,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以后真的能像诗人描写的那样,展翅高飞、建功立业。但他们颇感意外的是,他小时候很文静、挺内向,甚至有些腼腆。

  白大鹏是双胞胎,他的哥哥活泼好动,好交朋友,虽然跟他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兄弟俩性格差异很大。让父母非常欣慰的是,白大鹏从小就喜欢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拔尖。小时候的白大鹏非常崇拜科学家,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去探索一个又一个奥秘,破解这样那样的谜团,为此他学习很努力。

  大学毕业后,白大鹏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生。他性格中的细腻、内敛、严谨、认真,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讲是一种优势。面对患者,他通过冷静的观察了解,得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往往会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为病人进行最合理的治疗。

  从医22年来,他从一位普通的医生成长为海河医院结核科、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他的沉稳、冷静带给同事们一种踏实的感觉。他对病情的分析每每有独到见解,总是让同事和患者受益匪浅。

  坚韧内敛 勇于担当

  白大鹏性格细腻、内敛,但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份坚韧和勇敢。在关键时刻,这份勇敢和担当往往会瞬间爆发出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白大鹏被海河医院任命为应急医疗一队的队长。他清楚地记得收治天津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时候的情景。

  “1月20日晚上,我正在其他医院为病人会诊。快8点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我一看是医务科打来的,立即意识到肯定有急事。”果不其然,医务科的人员告诉他,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已经确诊,将被送到海河医院治疗,并让他立即返回海河医院。根据海河医院之前的应急部署,应急医疗队必须在下达命令后的1个小时内集结完毕。白大鹏知道情况紧急,一口气跑到楼下,钻进了自己的车里。在车里,他第一时间通知应急医疗队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医院,迅速集结。驱车回到医院后,他迅速对医疗队员进行职责分工,部署诊疗计划。然后,他带领队员们换上防护服,做好了接诊准备。

  “作为当晚感染一病区的责任人,我必须上,必须带领队员冲进红区。”

  1月21日零时刚过,载着首例患者的120救护车驶进了海河医院。医护人员将这位年近六十的女性患者接入病房后,立即给她吸氧,并用上了心电监护。这是一位重症患者,而且基础病很多,听力很差。“阿姨,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和我们说说!”每次沟通,白大鹏都几乎贴到了患者的脸上,这无疑使危险性大大增加,但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想法,他勇敢地一次又一次地靠近患者。

  在感染一病区工作期间,白大鹏负责的应急医疗队和于洪志负责的应急医疗队混编,他们并肩作战,轮番上阵,全力救治患者。

  连续奋战 百炼成钢

  白大鹏在收治重症患者的感染一病区工作了6天,其间该病区收治了14名确诊新冠患者。面对病例持续增加的情况,海河医院领导迅速做出部署,白大鹏被派到应急医疗二队担任医疗队队长,与邵红霞主任共同负责感染二病区的筹备及收治患者的工作。因为有一病区的工作经验,他们迅速集结队员,再一次进行流程培训与演练。

  因为新队员大部分都没有经历过甲流、H7N9等疫情,一些人难免忐忑不安。但白主任那镇定的声音、关切的眼神,让他们的心很快平静下来。

  在红区连续工作了20天,白大鹏才进行了休整。很多队员都是休整14天,而他仅仅休整了8天,就又进入了红区。

  在红区的工作是很紧张的,白大鹏要查房、研究病情、为患者治疗。诊疗方案有时几天就出一个新版本,他和同事们必须及时学习掌握。到了晚上还要写报表、写病程记录。很多患者是凌晨被送来的,从检查到治疗,一直忙到天亮是经常有的事。

  白大鹏的一个班需要在红区呆上24小时,睡眠的时间较少。有时中午困了,他就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靠一下。连续奋战多日,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白大鹏表示,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时刻。

  二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传染病治疗和防控事业的第一线,治愈了无数的病人。作为一名海河医院感染科的骨干,白大鹏自从非典开始,便一直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线。经历了非典、甲流、MERS,可谓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在处理疑难病例上有着独到的见解。

  白大鹏的爱人也是海河医院的医生。由于夫妻二人不能同时进红区,她在丈夫进入红区时,就在外围负责与其他医院入驻海河医院的医疗队联络和培训等工作。等白大鹏休整时,她再进入红区,为患者治疗。二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平时见面很少。只是到了休息的时候,他们才会通过电话互相问候和鼓励。他们15岁的儿子今年上初三,正是需要家长盯着的时候,但这些天只能由姥姥和姥爷照料生活和学习。

  白大鹏也非常惦记父母,在休息的时候会问候他们。两位老人知道儿子再一次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深感荣耀。在他们的眼中,儿子早已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