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世界卫生日显得尤为特殊。世界卫生组织将202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支持护士和助产士”,而中国宣传主题则为——“致敬医护,共抗疫情”,虽然不能举行集体庆祝活动,但我们依然要在这个特殊时刻再次向医护工作者表达敬意,正是他们的付出与努力,才换得了千万人的平安健康。
扛起枪来才算战士
在天津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里,医护工作者一如往常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结核科护士王超正在跟医院的前辈们一起讨论护理经验,前辈们也再次叮嘱她牢记操作流程,因为明天,王超就要第二次进入“红区”了。休整这段时间,王超没有闲着,不是自己总结第一次进“红区”的经验,就是请教问题、交流心得体会。这不,趁着再次进“红区”前,她又去找护士长请教了。
“作为结核科的护士,我们对传染病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但是在‘红区’里工作后,可以说是跳出了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会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王超说,“比如在患者心理辅导方面,以前就接触很少,而在这次战斗中,我们发现心理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
王超回忆说,在她负责护理的一对夫妻中,丈夫由于病情较重,转到了重症病区,妻子就吃不下、喝不下,整日担心焦虑。她们就去做这个女士的心理工作,从吃两口、到喝面汤,再到营养科的人员配合……最后在医护人员们一步步劝说下,这位女士最终喝下了一份汤,吃了主食。食物下肚,这位女士似乎也想通了,她说:“你们说的都对,我还有家人需要照顾,只有我好了,才能照顾老伴。”
心理辅导的经验,用王超的话就是“将心比心”,由于真情付出,她也从患者那里收获了满满感动。她说,有一位患有帕金森症的老爷爷,身体不太方便,倒杯水都倒不了,沟通也很费力,于是医护人员就专人专盯,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出院的时候,老人不住地跟医护人员道谢,说:“等到疫情结束了,去我家玩,我来接你们!”
眼看着又要奋战“红区”,王超又要和家人分离至少28天。王超说上一次能顺利完成“红区”任务,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她爱人说:“下了命令必须去,没下命令请战也要去。”而王超的爱人也在公安的疫情防控战线工作,他们两口子就把5岁的女儿交给公公婆婆去带,好在女儿比较乖巧懂事,每次都是在视频聊天的最后说:“妈妈注意身体,我等你回来。”女儿不哭不闹,王超反而觉得更加亏欠孩子。
而当年看着抗击非典,想着“自己闺女能当个医护人员有多光荣”的王超父亲,真等到了女儿进新冠“红区”时,反而因为担心而唠唠叨叨,王超就逗父亲:“当初非典时,您可不是这么说的。”
这一次,王超主动请战想进入重症病区,她想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更多地向重症组的老师学习。
“我有朋友不理解,就问我为什么非得要求进重症病区,我说‘不上到一线,觉得自己还是野战部队,不是正规部队,扛起枪来才算战士,护理重症病人更有成就感!’”
90后产科护士的心愿
2020年是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杨元苑就是海河医院产科的一名90后护士,为了抗击新冠肺炎,杨元苑前一段时间也进入“红区”工作了14天。
“从疫情开始,医院就把产科病房整理出来,改造了病房以应对感染新冠病毒的孕产妇。”一边是疫情防控,一边是安置病区里的孕产妇,春节前的那段时间,海河医院的产科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产科接诊的最后一天还赶上了一个紧急分娩的外国人。”
杨元苑参加进“红区”培训,负责做好产妇有关转本、办出生证的问题咨询解答工作。“我自己特别想去‘红区’,但是我也怕自己不是这个专业的,怕特殊情况帮不上忙,添乱。”
等到自己真的进入了“红区”,杨元苑发现“自己还好”,她说:“国家发生这么大事情,能参与其中特别难得,我挺幸运的,如果我不是护士,就只能默默祈祷和祝福。”
更让杨元苑高兴的是,她学到了很多新技术,比如高流量给养、重症护理。“重症护理需要每个小时的细致记录,整个表单都不一样。给病人翻身也是,必须一起配合好了,过程中还要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以前在产科没接触过。”杨元苑说。
学到新东西,杨元苑高兴,而患者不经意的一句话,更是让这个90后的小姑娘感动不已。“有个叔叔一直食欲欠佳,我就每次都跟他说多少吃点。突然有一天,叔叔主动跟我说早晨多吃了一个鸡蛋,就这么一句话,我可高兴了,我说的话他听了,特有成就感、特别开心。”
这次参加“红区”抗疫,杨元苑说感到了大家的温暖和团结的力量,由于年纪小,大家都帮助她,医院方面也打电话询问她的需求,她说自己能解决就不给院里添麻烦了。
“90”后做事更多的是喜欢,“我以前去医院探望家里的病人,看到医生护士,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去医院工作。”所以高考报志愿,她报的全都是医学院,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最后她被中医药大学录取。她说永远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当护士的感觉“好新鲜,好棒!”
4月9日,杨元苑按照计划,又将再一次进入“红区”,她说要把这段时间总结的经验好好用上。“本市确诊病例清零那天,我们可兴奋了,现在,我也希望疫情快点过去,我们就能把口罩摘掉。我也可以去照顾新生的小baby,恢复正常工作了。”
关心关爱医护工作者
在一线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病人的身后,还有一群默默为医护人员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照顾好医护人员的“吃喝拉撒”,海河医院的工会副主席王建丽说,自己就是解决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
大到睡衣睡裤,小到挖耳勺,他们都为大家准备了,50多个品种的日用品,他们跑遍了周边的超市、商店。
“有段时间病人多,医护人员倒班休息的房间都安排不开,还得换洗被褥、床单等。其他医疗队来支援,要安排就餐。”王建丽说那段时间真的是很忙,忙到他们安排好别人,自己已经过了饭点。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帮着医护人员照顾好家人。比如,“红区”医护人员的孩子突然高烧,他们帮助联系就医;有家人住院了,家里没人,他们负责送到医院;医护人员家里人口罩紧缺,他们帮着购买口罩送过去;需要拿药的,他们也帮着去取……
“我们希望能让职工都满意,但是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好在大家都非常理解和支持,这让我心里非常感动。”王建丽说。
海河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他们收到过市民送来的奶茶、水果、元宵,中学生送来的“众筹”零食,爱心企业甚至海外友人捐赠的防护物资……捐赠物资组的工作人员金嵩说,每天他们要接到150个左右捐赠物资的电话,每天都被满满地爱心感动着。
“给我们送奶茶的爱心人士是一位饮料店的店长,他和店员一起送过好几次,其中有一次是冒着风雪过来的。我们都说你现在也开不了店,本来就不赚钱,再送赔更多了。店长说,我就是个普通人,什么忙也帮不上,能做的就是让医护人员喝口热乎的,休息放松一下。”金嵩说到这些故事抑制不住激动的语气。
金嵩还记得正月十五那天,爱心企业送来了汤圆,跟他们说,今年十五,医护人员不能回家团圆了,就吃个汤圆吧。
像这样的故事,在海河医院还有很多很多,疫情期间,海河医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八方的关怀和问候让一线的医护人员倍感温暖。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全市、全国人民的热情,已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鼓励着医护人员奋勇前进、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