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创新与匠心是创造价值与幸福的“最佳组合”,而严谨的制造力与澎湃的创造力凝聚成强大合力,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闪烁着职业的光芒。
- 徐传刚:我为“大国重器”增“光”
2003年徐传刚研究生毕业后就承担了我国某型装备光电系统的研制任务。如何确保光电设备在恶劣条件下可靠工作一直是业内首要难题。徐传刚带领技术团队大胆创新、刻苦攻关,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余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其研究成果为后续型号任务的立项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使我国新型装备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在参加某型号系统的靶场飞行试验过程中,徐传刚以零故障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全部飞行试验。该型号的定型装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了我国国防装备在该领域的空白,多型研制任务相继立项,同时带动了国内相关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徐传刚也因此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个人荣立研制工作三等功。
- 彭磊:来自“太阳”的能量 勇攀科研高峰
200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彭磊,来到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中电科能源有限公司(18所)参与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和他的团队长期奋战在空间能源科研生产一线,先后参与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在承担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及多型太阳能无人机能源系统研制过程中,他始终急国家之所急、思型号之所需,面对研制过程出现的挫折和困难,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克服一次次困难、解决一个个难题,最终顺利完成各型任务。
目前,彭磊正带领团队,全力保障某太阳能无人机飞行器的研发,用自己行动诠释 “先进电源服务国防、绿色能源造福社会”的初心使命。
- 张泽:攻克0.02毫米普碳钢“手撕钢” 厚积“薄”发砥砺前行
1991年的张泽是天津新天钢集团的技术主管。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国产航空航天宽幅极薄高温合金带材,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及产品垄断;研发生产无纹理表面精密不锈钢带,成功打入高端带材销售市场。
近两年张泽带领团队主动攻克0.02毫米“手撕钢”,并且通过技术的不断突破,在“薄”的基础上还可以制成成本更低、应用更广的普碳钢,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全球。
从仰望苍穹到俯瞰大地,从探索宇宙到下潜深海……中国正在用着自己的科技创新刷新着世界成绩。无数“高光时刻”的背后,正是一代接一代的大国工匠精益求精、创新拼搏的结果。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