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湾,有这样的一群劳动者,他们拥有海的开放与包容,习得海的温润与韧性,在自己的岗位上,勇立潮头,向海奋进。

  • 天津港引航员:“引航突击队”守好水上国门第一关

  烈日在上,海水在下,在防护服严密包裹下的一群人他们如置身蒸笼,湿热难耐。完成任务后,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已经全身湿透,戴了几个小时的医用橡胶手套和皮肤仿佛已经粘连在了一起,摘下手套都变得困难,由于手在汗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整个手掌已经泛白、起皱,甚至过敏……这样的情形就是天津港引航员们的工作日常。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港承担着大量的国内外船舶往来和物资运输工作。在全球疫情的形势之下,防止外防输入成为港口防疫工作的重点。由于引航工作需要引航员与世界各国船员面对面交流,引航也成了港口防疫的第一线。为了扎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天津港引航中心成立引航突击队,专门承担国际航行船舶的引航任务。

  在高温下坚守,在暴雨中逆行,坚决落实防疫政策,全天候引领船舶进出港,他们用汗水和无畏彰显了“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风采与担当。

  • 孙永涛:从“0”到“30万吨” 实现国内外海上油田热采“七个第一”

  随着常规原油的可供利用量日益减少,稠油正在成为人类的重要能源,且全球稠油可采储量是常规原油可采储量的2.7倍。21世纪初,我国渤海油田储量中稠油的占比达70%,但由于缺乏海上稠油开采技术,那时我国的渤海稠油开发始终未能实现。

  2007年孙永涛从在英雄之城大庆毕业,建设“海上大庆油田”便映入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眼帘,“建设海洋强国”正在他的心里悄悄生长。看到海上稠油经济高效开发举步维艰的窘境,孙永涛带领技术团队投入技术攻关,“白加黑”,“5+2”,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一个难题地攻克,历经二百三十个日日夜夜,海上热采第一套多元热流体热采设备、第一台热采水处理设备、第一种海上热采隔热工艺等陆续实现,成功解决油藏设计、实验、工艺、装备等4大方面13项关键问题。2008年9月,国内外海上第一口热采口成功实施,拉开了海上稠油热采的序幕。

  15年来,孙永涛用铁血浇铸能源报国情怀,将稠油热采技术从无到有,从微小到壮大地发展起来,走出了一条扎实的有海油特色的稠油热采开发之路,实现国内外海上油田热采“七个第一”,引领海上稠油热采由“0”到“30万吨”,始终站在海上稠油热采开发的最前沿。

  • 田兆恒:国内首个海上无线电监测系统 我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水上无线电监测系统”是监测水上无线电干扰,进行干扰频率数据分析,确定干扰源位置的重要技术手段。

  自2019年开始,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工程师田兆恒带领项目组的同事,深入调研了解海事执法部门的技术需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集无线电定位、频谱监测、数据分析于一体的首个应用于海上的无线电监测系统,从研发到应用,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自2021年7月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天津通信中心先后7次参与海事执法部门无线电专项整治活动,为成功处理水上无线电干扰事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有效保证水上无线电的环境安全,为天津辖区船舶航行、民生物资运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