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3%,城乡差距、群体差异显著缩小”“到203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30%,城乡、区域、各类人群之间科学素质发展总体平衡”“科普设施齐全完善,科普资源优质丰富,科普传播精准有力,科普产业创新发展,科普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四五”时期及未来15年天津全域科普的目标如何实现?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天津市全域科普工作会议上获悉,本市将分别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等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天津的全域科普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成效颇丰,“天津模式”还被中国科协向全国推介。日前,《天津市推进全域科普纵深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规化纲要(2021—2035年)》印发,这是天津关于全域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相融合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对于新时代推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天津将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快构建“1+3+4”产业体系,开展技术孵化、转化、产业化科学普及,不断夯实制造业立市的科普基础。推进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科普化,推动科普工作纳入市、区两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推进国家和市级重大科研平台等增加科普功能。全域科普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周、科普日等作用,带动各区、各部门围绕健康生活、低碳减排、垃圾分类、应急处置、食品安全等,深入开展专业科普活动,引导市民科学生活、文明生活、安全生活。
“为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共享,天津将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结合‘双减’要求,全链条、全学段开展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还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创业创新人才、电商技能人才成长,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能力,服务乡村振兴”,市科协副主席夏秋雨介绍,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终身技能形成体系,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开展技能竞赛等;为老年人提升科学素质,将全面开展智慧助老专项行动,深入实施“银龄科普”,发展壮大老年科普志愿者组织,提高老年人获取信息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等。
本市还将实施科技志愿服务行动,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统筹汇集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团体等科技服务资源,建立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库。动员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科协“三长”,以及大学生、科技工作者等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科普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我们还将引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度参加科普工作,发挥天津科普大使、科普专家引领作用,带动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参与基层科普工作,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全域科普活动。”夏秋雨说。